尽管6G技术还在讨论中,考虑到5G在生态建设上遇到的挑战,6G的应用生态建设应该提前谋划、提早布局。
从5G到6G,有可能会从纯粹解决连接问题发展为解决通信与计算融合的问题,并且推动这种融合广泛应用。
当前正处于6G关键技术研发窗口期,而中国是用户最多、技术布局最先进的5G市场。研究6G技术要回归到市场需求上来,而不是一味追求网络速率的提升。
从1G到4G基本上是需求牵引,市场在等待,一旦网络就绪新应用就能顺势而为。发展6G尤其要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培育,着力与相关行业实现协同创新。
频率依然是6G发展生态的前置条件。但毫米波频段面临挑战,基于这一频段发展6G,会有较大的传输损耗和较多的干扰因素限制。目前行业内将超大规模天线作为6G研究的主要发力点,重点研究千级规模的天线阵子、智能超表面(RIS)等,但这些天线技术进一步发展也面临复杂度高、成本高和功耗大的挑战。
6G仍然需要光传输系统的支持,光通信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既可以利用光的多波长提高容量,也可以利用光纤的频段技术提升容量。光通信技术支持未来6G网络的发展,不存在技术障碍。
车联网是通信、IT和汽车三个产业的交汇,车载电子及联网服务将打造万亿元量级的新兴产业,车联网是5G/6G主要应用领域。生态建设面临的挑战是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主体不明确、商业模式不清晰、生态不完善,制约了5G/6G车联网的发展。
非地面移动通信网(NTN)以地面移动通信为中心,将卫星通信融合到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更广覆盖和应急时提供对移动网络的备份,同时将公众网移动终端纳入卫星用户范围,增强卫星通信的用户覆盖。发展星地融合,面临着时延长、多普勒频移大、频率干扰、波束管理、频繁切换等挑战。
6G泛在连接有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是高性能无线短距离通信,主要有三大趋势:一是从尽力而为走向质量保障,二是从单纯无线连接走向通信、感知、定位一体化,三是从自闭态走向开放对接各种应用生态。新型高性能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挑战与创新在于多系统共享频谱克服干扰同时要优化效果;要兼顾通信、感知、计算各个目标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综合优化;要支持原生应用及第三方应用生态。
6G要以突破的新型终端显示技术提升视频业务体验。5G面向行业应用呈现出慢热,要实现6G投资的良性循环还是需要消费应用的拉动。在手机上配裸眼3D屏或特制全息投影屏可观看3D视频。目前的挑战是需要光学技术创新以降低成本及减轻重量。为了让移动芯片的VR/AR设备也能显示出顶级的画质,需将3D图形运算放在云端,让XR终端更加轻量化、平价化,VR的渲染体验关键指标是运动到成像的时延需控制在20毫秒以内,其中上云的时延不能超过1毫秒。
AI大模型也是6G应用生态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可以在本地设备上部署,在基础大模型上提供调用接口及配套的低代码开发和模型编排等工具,加入企业自身数据对模型精细化调整后可进行个性化管理应用。挑战是目前非IT的垂直行业企业很少自建大模型,科研机构、互联网企业做的大模型都是语言类的大模型,并没有商业模式,而且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模型并不懂垂直行业需求。这就需要推动双方合作,让垂直行业数据“扎”进去进行细调、量化以及场景迁移,把基础大模型变成行业的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