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主办的紧固件失效分析研讨会在海盐举行,聚集了一大批行业专家,围绕紧固件的失效分析、质量控制、应用技术等研讨交流,并现场“问诊”,为海盐企业答疑解惑。
紧固件被誉为“工业之米”,是装备制造领域的基础性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海盐紧固件产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第一颗木螺钉就产自海盐。如今,海盐已是全国紧固件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为全国三大紧固件生产基地之一,有“铁海盐”和“紧固件之乡”等美誉,产值规模领先,产业特色鲜明。
记者了解到,此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为海盐县紧固件产业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则包括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海盐县科学技术协会、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浙江国检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紧固件产业的引领者,海盐也正推动产业升级,为其插上创新翅膀。
“随着我国汽车、轨道车辆、航空航天、风力发电、电气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紧固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我国的紧固件产业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诸如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对紧固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所以,提高紧固件产品附加值和应用水平十分重要。”当天活动承办方代表表示,进一步推动紧固件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产业升级,是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
据介绍,海盐县紧固件产业创新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6月,由浙江国检、上海大学(熵达科技),产业链源头企业中天钢铁及生产企业宇星螺帽、君悦标准件等发起组建,这种模式在行业内也是“开风气之先”。
“海盐县创新性地提出直接以上海大学(熵达科技)作为创新综合体的参建单位,参与具体的运营与管理工作,既保证了综合体服务供给的质量,又开创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直接利用域外资源的先例,有利于更方便地引进上海优质创新资源。”县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同时,海盐县积极引导更多沪盐合作的产学研平台进入,已建成上海大学—海盐紧固件产业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国检材料环境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据统计,海盐县目前共有紧固件企业8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80余家,产品涵盖螺母、螺栓、螺钉、螺杆等12大类产品、14000余种型号规格,产业链完备。2018年,海盐县紧固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52亿元。
下一步,海盐县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巩固紧固件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借创新资源,在原材料、生产工艺、表面处理、检测、物流等环节实现全链发力,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另外,海盐县还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动能培育发展和传统动能修复提升,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具体深化全县四大紧固件集聚区改造提升工作,继续去除产业链“低端”链,引入产业链“高端”链,进一步提升产业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