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25日,泓盛2023年秋季拍卖会在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顺利落槌。这是“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自今年11月正式启动后的首次拍卖活动,也是首个在浦东举办的规模性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此次拍卖会的顺利收官标志着文物艺术品交易“浦东模式”的首个样本成功落地,“拍卖不过江(黄浦江)”的行业惯例或将成为历史。补上了“拍卖”这一重要环节后,文物艺术品交易在浦东形成闭环。
将文物艺术品
保税功能拓展至滨江
“文物艺术品从自贸区保税区域运出,来到上海中心的拍卖会现场,完成交易后在陆家嘴画上句号,整个文物艺术品交易链在浦东形成了闭环。”上海自贸文投总经理谭翼表示,本次拍卖会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便顺利落地,无疑为文物艺术品交易“浦东模式”的探索创新注入了强心剂。
近年来,随着全国首个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在上海启动,上海自贸区文物艺术品产业平台的制度创新探索从“小步走”升级为“快步跑”,也为浦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2022年3月,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并落地自贸区;同年10月,国内文化领域首个“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文物艺术品交易若干规定》正式施行,明确提出了文物临时进境“6个月N”制度的常态化实施以及支持文物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的举措,极大提升文物艺术品展示销售全流程的便利程度,实现了资源聚集、交易便利、效率提升。
随后,在今年11月举办的第八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上海自贸文投携手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中心,共同宣布“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正式启动。
“我们依托上海自贸区文物艺术品进出境全流程服务功能的速度优势和‘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硬件优势,打造浦东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进一步放大浦东引领区政策优势与社会文物综合改革试点的叠加效应,将保税功能拓展至滨江。”谭翼介绍说,通过“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上海自贸文投在上海城市核心区域集聚各类交易元素,将加大力度建设具备全国标杆性、公信力、显现度的文物艺术品交易平台。
助力本土艺术品
拍卖平台发展
作为联合交易体平台的首个样本案例,泓盛2023年秋季拍卖会为期两天,由现当代艺术专场和“艺文集珍——中国绘画作品与经典文献”专场两大板块组成,共呈现530件文物艺术品。现当代艺术专场不仅囊括20世纪最早一批具有留学背景的老一代艺术家,还包含千禧一代的新锐艺术家。“艺文集珍”专场更是集中呈现400余件经典文献及中国传统书画,拍品均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据悉,上海自贸文投为此次拍卖会提供了文物艺术品进出境全流程服务,其中以著名艺术家罗中立画作《故乡组曲——春雨之旅》领衔的部分重磅拍品自境外远渡重洋而来,享受到了由自贸区提供的保税出区展示交易服务功能。
“现当代艺术专场成交总金额逾2000多万元,‘艺文集珍’专场我们秉承‘人人能收藏’的理念开展了无底价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通过联合交易体平台,拍卖会的整个筹备举办过程更加平稳顺畅。”孙佩韶说,期待今后联合交易体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打造浦东艺术品交易的集聚地。
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依托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为上海自贸区文化板块构筑起“1+1+6”产业阵型,打造三大国家级平台,形成“十大文化贸易便利化措施”,走通了通关、进境、展示、交易、代理、免税、交割、结算等一整套文物艺术品全链条服务,已成为全国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产业链最全面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通道。2013年至今,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年文化贸易额已由最初的5亿元增长至350亿元;操作的文物艺术品进出境货值累计千亿级,单年操作总件数也从2013年的不到百件发展至2022年的6320件(套)。
谭翼表示,下一步,“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联合交易体一方面将促进国际艺术龙头企业集聚上海,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便利与红利;另一方面也会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选择,打造“浦东浦西”联动模式,形成主体集聚、交易集聚、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