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有意思,我以后还要来学!”前几天,河山镇石栏桥村文化礼堂里,一场麦秆画体验活动引来了许多村民。村民老褚忍不住也来凑凑热闹,并带着孙女一起体验了一番。他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这个文化礼堂,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不少:看书、喝茶、跳广场舞,这里俨然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如繁花次第盛开,喜乐和美的农村生活新貌已然形成。昨天,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在桐乡,文化礼堂正逐渐成为与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桐乡也借此打造让村民有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和自豪感的“有感村庄”。
据了解,自2013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以来,桐乡的文化礼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由盆景变为了风景。截至2018年,桐乡已经建成151家文化礼堂,行政村覆盖率达85.8%,文化礼堂成了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弘扬乡风文明、创新乡村善治的重要阵地。今年,桐乡将高标准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5家,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
留住乡愁记忆 打造乡土文化
文化是“魂”,也是“根”。顺着文化礼堂这根藤蔓,我们触摸到了乡土的温度。桐乡市通过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把文化礼堂建设与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相“加”,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走进梧桐街道桃园村文化礼堂,你可以一边闻着槜李的芳香,一边寻找祖祖辈辈种植槜李的历史记忆,追溯这颗千年名果的传承故事。而到了每年三月槜李花开的季节,这里还会举办槜李文化节,很多人赶来看槜李花海,感受桃园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乡村风貌。
一堂一品,勾起乡愁。推开桐乡每一扇文化礼堂的大门,都会有意外的惊喜:在乌镇镇杨园村文化礼堂内,以杨园先生耕读文化为主线,建成了以“务本堂”“正义堂”“合议堂”三堂为主的特色场馆,还将杨园先生的《训子语》和《补农书》两部著作分别制成小册子,分发给村民。乡贤文化的传承,不仅勾起了乡愁,更浸润着村民的心,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活灵魂。开发区(高桥街道)毛水浜村文化礼堂内,陈列着一批来自桐乡民间收藏的抗战时期珍贵史料,寒暑假期间,带着孩子去毛水浜村的文化礼堂,也许还能听村里的老兵为你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抗战故事。一走进濮院镇油车桥村文化礼堂,徽派建筑映入眼帘,独具韵味,而礼堂内高质量打造的非遗乡村匠心馆勾起了大家对于老底子的记忆,彩绘国画、灶画等民间传统工艺均在这里展示和传承……
农村文化礼堂不是村里最高级的房子,但一定是村里最美、最具人气的地方。每一座文化礼堂所蕴含的浓厚地域文化元素,不仅包含着一个村落的历史文脉,也烙下了生长在这里的每个人的文化印记,能让人们守护好文化根脉,增强村庄的凝聚力。
用“活”各类资源,激发文化活力
文化礼堂须用文化来滋养。几年下来,桐乡用“活”了农村文化的各类资源,激发了乡村文化活力,让村民更有文化获得感。乡野田埂间,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听闻晚上村里有文艺演出,大麻镇黎明村村民老陈吃过晚饭便赶到了文化礼堂的广场上,等待着演出的开始。晚上6时多,演出还没开始,广场上已经十分热闹:忙活了一天的人们随着音乐跳起排舞,孩子们在广场上嬉闹玩耍……“有了文化礼堂,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也越过越‘洋气’啦!”村民如是说。
300多平方米的戏台和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如此配置让崇福镇店街塘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了文化福利。而每年新春佳节,村里还会采取由企业或私人赞助的方式,邀请专业的戏曲班子来到文化礼堂表演,更是给村民带来节日里的精神大餐。待戏曲开演,文化礼堂内便是宾朋满座,小村热闹而不失格调。而在农村,本乡本土的企业家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文化礼堂建设支持的还有很多。
借力文化礼堂,农村自身文化创造力被唤醒,正在从以往单纯的“送文化”变为“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去年,桐乡全年共提供讲座等各类活动2000余场次;仅去年春节期间,就举办了全市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专场演出,以及各文化礼堂同步开展的“村晚”等活动300余场;发挥民俗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举办洲泉蚕花水会、寻味屠甸等群众性乡土民俗活动,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而寒暑假期,文化礼堂更是成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
文化活力的提升,还在于“文化下派员”和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等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的努力,不断激发了村民的文化自觉。“农村不是没人才,而是没舞台。如今站在舞台上,个个都成了人才。”凤鸣街道新农村村文化专职管理员王娅雯一语中的。自2015年上任至今,她每天忙并快乐着,组织村民排练,参加各类演出,还组建了巾帼舞龙队、舞蹈队等民间队伍,让农民真正成了乡土文化的主角。
正是在这种文化的获取和参与中,村民对于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得到升华,形成大家对于文化的认同,从中拾得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
凝聚价值共识,共筑精神家园
文化礼堂是“聚心堂”。诵读红色经典、家风家训讲座、表彰最美人物……在这里,核心价值观宣传、乡风文明有机融入村民生活,有效凝聚了价值共识,让村庄上下一条心。
此外,文化礼堂更是成为一根社会治理的精神纽带,让村民打开心结,和气地交流、共处。就在前几天,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文化礼堂内就开展了一场“百姓议事会”,商议的正是村里第二届“三治最美家庭”评选标准。“要成为‘三治最美家庭’并不容易,村民不但要符合屋舍整洁、家庭关系和谐等要求,还要得到‘百姓议事会'’道德评判团‘等组织的认可。”越丰村村民老沈介绍说,近年来,在文化礼堂里商量过不少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老百姓的话语权多了,邻里间的纠纷少了,大家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共识。
当下,垃圾分类、“五水共治”、文明市创建等工作是全市上下的重点工作,更是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桐乡文化礼堂内,融合了这些主题特色节目、活动,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乡土文艺形式不断呈现,更是让村民对这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很多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
垃圾分类趣味活动、垃圾分类讲座……前段时间,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活动就频频在屠甸镇汇丰村文化礼堂内举行,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通过参加文化礼堂的这些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只有全民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成效。”村民张娟芬说,每天生活垃圾按分类要求,投入家门前统一摆放的生活垃圾桶内,就会有专职保洁员把垃圾统一收集运走,很方便。“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环境美了,大家住得也开心。”
播下一粒种,收获满园春。如今遍布桐乡的农村文化礼堂,以生动活泼、美丽鲜活的形式,激活了乡村文明密码。穿梭在各地的文化礼堂中,农民们一张张绽放的笑脸告诉我们:文化礼堂,正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