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吃饭”的农民到传承非遗技艺的“乡村教师”,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一对六旬夫妻身上。夫妻俩用布染尽金鳌山林四时颜色,这项技艺还在今年被列入大渡口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这对夫妻是丈夫杨生海和妻子易思友,他们在土地里耕种了大半辈子。2022年,夫妻俩在金鳌村1社居住了33年的老房子在“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中得到综合整治,夫妻俩与村集体以房屋入股的方式,将自己的老房屋变成了“家和扎染工坊”。同时,夫妻俩也“摇身一变”,成了教授群众扎染技艺的“乡村教师”。
这种身份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直到现在杨生海还记得第一次跟着扎染老师学习时的场景。“从捆扎、浸泡、染色、清洗、晾晒等传统工艺中,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淡淡的草木香,熟练地捆扎动作,我不禁被他们的技艺所吸引。”杨生海介绍,扎染指导老师教学时,虽然循序渐进增加难度,但夫妻俩还是遇到不少困难。
扎染工序中,有一道上色的程序需要用锤子保持一定力度,捶打植物和布,让植物接触布后均匀上色。一旦轻了,颜色根本染不上,一旦重了,植物和布又要烂,而力度的把握全靠经验累积。十遍、百遍、千遍……夫妻俩不断尝试,向老师请教捶打方式技巧,经过苦心钻研和努力,夫妻俩如今已经可以独立指导市民游客进行全程扎染技术操作。
“为了不断提高技艺,我们每个月都会与专业扎染老师一起学习探讨,把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易思友说,扎染带给她不少乐趣,她最喜爱的环节就是到山上采摘金鳌山的花草树叶,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染出层次鲜明、丰富多样的图案,很有成就感,心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也越来越坚定。
如今,技艺娴熟的杨生海夫妻俩扎染工坊的工艺品也成了村里走俏的旅游产品。“以后我们会一直为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而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向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目标发展,将扎染的美妙呈现在更多人面前。”杨生海坚定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