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
如何打通知识产权惠民惠企“最后一公里”?当涂县在全省率先推行“知识产权管家”服务模式,一方面,全面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开展政银企对接,让“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激发经营主体知识产权创造活力。
上个月,安徽科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新材料)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于这块牌子,公司总经理戴涛很看重。
“通过‘知识产权管家’行之有效的管理,为公司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32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3.3亿元,2023年预计营业收入5亿元。”戴涛说,公司主导产品在国内锂电池储能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户用储能领域出货量及增幅均排在全国前十。
戴涛所说的“知识产权管家”,是当涂县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一种知识产权服务新模式。该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聘请4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以“知识产权管家”的身份免费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每家机构每年服务企业不少于300家,持续挖掘企业智力成果,全面打造专利、商标以及商业秘密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矩阵,破解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中的难题,以促进知识产权量质同步提升,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科达新材料提供管家服务的是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该事务所马鞍山分所负责人崔晨说,一些企业具备了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不从心,有动力没活力。“知识产权管家”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事务进行托管,包括申请取得、使用、转让与许可、质押融资、侵权保护和维权等,帮助企业更全面地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无形资产。
在“知识产权管家”全程帮助下,科达新材料通过专利布局,合理构建核心专利保护网,保护公司核心技术,目前已授权专利55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与此同时,该公司坚持市场开拓、专利先行的思路,将一项核心专利布局欧洲、日本、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为公司开拓国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知识产权管家’是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载体,但仍需要延伸服务链条。”当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思军介绍,该县还创新打造“省级网点+市级网点+县级节点+基层站点”四级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知识产权业务与知识产权服务深度融合为目标,全面覆盖创新载体,打通知识产权惠民惠企“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当涂县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1至10月,该县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73件,同比增长57.27%。科达新材料等7家企业分获第十届省专利银奖、优秀奖,瑞邦生物、科达新材料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在安徽省佳艺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户外休闲家具、野营帐篷等休闲用品的外贸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
“我们获得了985万元的质押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资金到位让我们敢接订单,产品销量呈现增长趋势。”公司行政经理吴燕说,随着订单量的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增大。得知企业困难后,当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企业送来政策“红包”,“知识产权管家”帮助企业利用3项实用新型专利办理质押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企业还享受到了专利权质押登记贴息补助。
“让‘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是调动技术创新主体积极性的最直接途径。”当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继祥介绍,该县畅通转化路径,提升转化效能,每季度召开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政银企对接会,并组建金融创新服务联盟小分队上门服务,共帮扶指导47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3.4亿元,质押笔数及金额均位居全市第一。同时,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进一步扩大惠企规模和融资规模,让知识产权成为激励创新的“催化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知识产权的运用与转化,给企业带来的红利,既有“雪中送炭”,又有“锦上添花”。
今年,科达新材料受益于专利质押,与银行签订质押合同2500万元,积极推动专利转化,专利技术应用于产品,产品的优异性能得到了认可。在供应链环节,专利实施许可使用,实施许可专利1件并进行备案。同时依靠专利技术,承担相关省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良好业绩。
同时,该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纠纷调解等组织机构建设,成立当涂县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定调解制度和规程,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成立地理标志保护服务队,开展农业商标品牌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规范标志标识的使用,引导扩大地理标志的使用范围。协助2家协会申报地理标志商标,目前该县拥有地理标志商标4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