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航运贸易领域已具有强势地位,而浦东已经发展成了中国重要的航运活动中心。”英国航运经济学家马丁·斯托普福德昨日一早就来到上海浦东赶赴一场航运盛会。为期6天的首届“浦东航运周”40场系列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全球航运界的目光。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围绕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持续推动航运高水平对外开放。浦东目前已集聚航运全产业链企业1万余家,包括全球前十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5家、国际著名船公司11家、千亿级融资租赁公司6家、国际航运经济组织8家,充满活力的航运服务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生态圈已成为我们最大的优势,在浦东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上海市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主任林廷钧表示,“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就需要着力引进在国际上具有高知名度、话语权、行业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让这些在全球市场非常活跃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更认可上海浦东。”
提振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航运舞台上的“话语权”
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需要上海航运服务从“现代”驶向“高端”。近年来,浦东一直加大力度完善国际航运交流合作机制,推进航运法规、政策、标准衔接,积极吸引国际性、国家级航运组织落户上海,打造航运智库,力争在全球航运业领域发出“中国声音”,包括提高中国在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则上的话语权等。
11月,在位于浦东的外高桥造船码头,中国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交付,上海已成为全球唯一造船业有能力“三颗明珠”(航母、液化天然气船、大型邮轮)同时在建的城市。值得关注的是,“爱达·魔都号”各项性能指标既要获得船东认可,还需要符合船级社的确认,通过中国造船人的努力,最终指标均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满足合同和技术规格书要求。
总部设立在丹麦哥本哈根的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拥有118年历史,今年迎来落地上海的10周年。2013年,BIMCO在陆家嘴设立BIMCO上海中心,现已发展成为BIMCO亚太中心。“我们选择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绝非偶然。”BIMCO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Loosley说,亚洲将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是为了支持在中国的会员,也是为了支持在整个亚洲的会员,为他们提供商务建议、专业知识和标准合同。”
立足上海,BIMCO将其在国际航运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运作方式植入中国,在国际航运金融和保险、国际航运服务、国际航运交易、国际航运法律、国际航运高端培训等领域,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航运标准制定和交易规则设置等方面,提振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航运舞台上的“话语权”。同时,BIMCO在上海设立亚太地区唯一的SmartCon支持服务中心,与哥本哈根和休斯顿构成“三驾马车”,并肩为全球航运提供高质量服务。
浦东正进一步扩大航运业国际交流的“朋友圈”,吸引亚洲船东协会年会等著名机构全球年会、国际知名航运峰会、海事展览、产业论坛落地浦东,支持国际航运人才、高端航运企业等要素资源汇集浦东,为浦东航运企业拓展业务规模、认识合作伙伴、参与国际竞争赋能。
在提升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上,浦东锚定的是“链接全球、服务全球”。“在浦东航运产业体系中,既有制造业,也有运维业、服务业。我们希望不断扩展高端航运服务机构‘朋友圈’,将航运生态体系变得更加的完备和活跃,成为我们全球招商的法宝,让这些海外企业、海外机构愿意加入到浦东航运的生态中。”林廷钧表示。
航运金融双向发力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海空双枢纽,这也是上海的优势所在。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开工建设更是一项促进上海海空铁公水集疏运体系能级提升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将助力上海形成“西有虹桥枢纽、东有东方枢纽”的格局,成为连接长三角与全球的世界级交通枢纽。
今年8月,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盘交易。上市航运指数期货,有助于丰富航运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工具,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国际贸易运输服务的定价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航运金融的双向发力,已吸引了更多元化的航运金融机构前来上海、浦东。
“我们必须成为第一批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的协会之一。”在首届“浦东航运周”举办期间,一批高能级航运项目也正式宣布落户浦东,其中就包括希腊航运财务管理人协会。该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扎基斯表示,浦东地方政府正在采取积极举措构建航运金融“朋友圈”,并相信未来有更多中国公司在欧洲设立机构,走向欧洲市场。“希腊船东拥有全球25%的航运船队。当前希腊船东在中国已经建造了1300多艘船只,总价值超过630亿美元,这意味着希腊船东需要更多来自中国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将密切围绕、融入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