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过程中是如何测温的?”“卫星通信是通过什么密码进行沟通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习怎么拼出卫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学生们正沉浸在有趣的航天知识学习中,他们所处的学习空间充满了航天元素,这里是学校开展航空科创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学子们航天梦起航的地方。
近日,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2023年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2023-2026),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的航天科创教育基地入选其中,这一精心打造的航天教育载体,也为普陀增添了一处科创教育的新空间。
跨界合作
打造航天科创教育空间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创建航天科创教育基地,聚焦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等主题,开展航天科技学习、科学探究、科创课程和活动,旨在让更多青少年认识航天、了解航天、喜爱航天。
走进科创教育教室,随处可见宇航员模型、卫星模型、探测器拼图等航天元素,墙面也点缀装饰着各类科创实践工具。目前,航天科创教育基地开放3间科创教育专用教室,教学大楼展厅与操场也纳入科创活动场所。同时,配套了一批专业的课程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体验。
校长张莹晶谈道:“我校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素养的培育,打造航天科创教育基地,不仅从无到有引入了专业教育资源,还构建了常态化的科创教育机制,让充满神秘的航天科技,变成学生触手可及的课堂学习内容。”
学校注重加强航天科创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为培育未来航天创新人才赋能。
在硬件打造上,通过跨界合作,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航天企业等专业力量,完善基地的硬件配置、课程建构以及课题项目,共同构建适合航天教学和实验活动的空间。
在科创队伍方面,组建了一支科创导师团,引入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航天企业的专家师资力量,结合多年从事航天事业的相关经验,为基地的科创教育提供技术指导。
在此基础上,基地主打“航天牌”课程,构建航天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分为火星救援主题、深空探测机器人、航天人工智能、航天器结构设计与工程等四类,引入中国科学院相关资源,开展航天科技工程创新、人工智能、三维设计,机器人教育等综合科技教育。课程注重探究性、工程性、实践性学习,让学生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科学印证、创意设计等,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仿真模拟
科创梦从这里开启
航天科创教育基地整合多方资源,为3至8年级学龄的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们可以通过参观学习、前沿讲座、实验探究、课题研究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学习航天知识,还有机会参与创新赛事。
如今,航天科创教育基地开设的特色课程,以每周一次的拓展课形式展开,成了学生们“秒抢”的热门课。
三年级学生葛毅儒对航天课程颇感兴趣:“我的梦想是长大成为科学家,这门课不仅帮助我了解了航天仪器内部的构造,也让我动手制作了模型,以后我就有可能学习制造更多创新的东西,离自己的科创梦更进一步啦!”三年级学生王修齐谈到课程内容非常兴奋:“这门课很新奇,老师讲了很多火箭、卫星的知识,又带我们制作了卫星模型、太阳能小车等有趣的作品,加深了我对航空航天的印象,我特别喜欢这门课!”
科创老师李颖超介绍:“我们的课程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和原理后,再参与制作遥感卫星、仿真月球车等一个个项目,既能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将航天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其中。”
仿真遥感卫星、仿真月球车、3D拼图……这些逼真的教学配套用具都来自上海蔚星科技公司,作为学校合作的联盟单位,上海蔚星科技公司为基地提供课程、师资等专业保障。
公司负责人夏永锋谈道:“航天知识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依托航空领域的先进资源,我们专门开发航天教育课程,不仅内容更具专业性,也有很多动手体验的项目,比如卫星拼搭、模块编程、3D打印等,我们设计的教具都是仿真模拟的,可以还原航空卫星模块的真实功能。”
未来,航天科创教育基地将辐射更多青少年,学校将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开放相关预约机制,为本校、晋元教育集团校及桃浦地区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有效服务。
以此次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创建为新起点,学校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强青少年科创教育工作,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