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11月24日,澄潭街道梅渚村的非遗戏曲馆内歌声悠扬,该村文艺爱好者们正在练习越剧。
“村里设施越来越好,每天能和姐妹们一起唱戏,很开心。”澄潭街道梅渚村村民张伟丽高兴地说。非遗戏曲馆以古戏台为主体,配有音响、灯光等专业硬件设施和茶歇看戏的休闲区域。在这里,每天都会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唱戏听曲,好不惬意。
梅渚村还建有非遗工匠馆、影像馆、梅园、花开的院子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变为现实。“我们通过盘活基层文化设施资源、服务资源,让村民在家门口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休闲娱乐场所放松身心,激发群众文体娱乐活力。”澄潭街道梅渚村网格员刘双爽表示,村内“接地气”的文娱活动接连上演,让农村文化场所真正“用起来、活起来”。
眼下,我县正大力推进落实“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通过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等新型文化空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幸福就在家门口”。
位于羽林街道临江社区的天姥书房于今年9月建成投用,书房不仅设计新颖,还拥有人文、历史和科学等各种类书籍近万册,补齐了周边文化空间缺失的短板。“以前为了追求好的学习氛围,看书都要开车去县图书馆。现在家门口有了天姥书房,这里的环境和藏书种类我都很满意,是我看书学习的首选场所。”读者小张说,让他开心的是,从家里步行到书房只要5分钟时间。
同样,儒岙镇天姥村和小将镇小将新村的天姥书房,也在今年陆续投入使用,书房除阅读功能和优质环境外,还兼具休闲、娱乐和文创等功能。“天姥书房是实现群众精神富裕的一个生动实践。书房实行统一标准、统一配置,纳入县图书馆体系,为市民提供免费、均等、无障碍的阅读服务。”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从县文旅局了解到,今年,我县共建成47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同时结合数字化改革,每个文化圈统一制作标识牌,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小程序,就可对圈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空间、队伍、活动等一目了然,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文化幸福指数。“县文旅局将致力于打通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设更多更好的新型文化娱乐空间,让城乡居民走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县文旅局副局长潘春方表示,我县还将开展民俗节庆、非遗传承等活动,让新型文化空间进一步“活起来、热起来”,切实提升城乡居民文化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