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中央和省级媒体纷纷关注我市“无感互认”改革,对这一惠民举措进行了详细报道。
11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亳州以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为抓手,完善全市互认服务平台建设,方便群众办事。随后,安徽新闻联播以《亳州:社保资格认证由“每年一跑”到“无感办好”》为题,对这项便民改革进行报道。
11月20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领取待遇“零跑腿”》一文。文中说道,比对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资格认证更精准;“线上线下联动”“数据网格同步”“齐抓共管同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监管体系,资金运行更安全……今年以来,亳州市创新“无感互认”改革,全市136万名群众领取待遇“零跑腿”“无感知”。
今年3月,我市聚焦参保群众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存在的多重管理、多头跑腿、多次认证等问题,将“无感互认”作为2023年度全市深化改革突破点,用“数据融合+共享复用”的数字化手段和“网格化+人性化”服务,破解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民生难题,此举为全国首创。
我市探索将资格认证业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以信息比对为主、人脸识别为辅、人工服务兜底的一体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格认证新模式。人社部门牵头研发“无感互认”平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编辑认证算法,确定50个数据来源渠道,设定45项正向数据、5项反向数据,43项强认证数据、7项弱认证数据。
“无感互认”平台目前已汇集26个部门、50个数据来源渠道,共计3836.98万条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群众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直接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数达46.26万。对无法捕捉到生活轨迹信息的,采取人工服务兜底方式进行认证。亳州市1436个村划分为135711个网格,由村“两委”干部和居民组长分别担任网格长和网格员,面对面、点对点确认待遇资格,既减轻基层负担,又确保发放精准。
亳州“无感互认”改革经验做法先后入选中国互联网大会《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中国社会保障》社保经办服务重点案例,并作为业内社保经办服务指引予以全国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