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停车指示牌、加宽后视镜镜面、增加座椅下方书包存放空间……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通学车现场观摩会在清华附小清河分校举行,功能升级、多种长度的新型通学车首次亮相。
北京今年9月起推出通学车服务,在海淀、西城、朝阳、丰台四个区开展试点。试点过程中,通学车实现了运行“零事故”、车辆“零故障”,准点率达100%。监测显示,试点校接送学生小汽车数量下降了12%。明年春季学期,随着新型通学车的研发下线,通学车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8个区,新增了东城、石景山、通州、大兴。
增加6米长“迷你”车型
观摩会上,由北汽福田研发的新型通学车首次亮相,新车更加突出“安全、环保、美观、智慧、舒适”的特点,车型覆盖大(12米)、中(8.5米)、小(6米)三种尺寸,适应多种通学路况需求。其中,6米“迷你”车型更适用于处在狭窄街巷中的学校,转弯、掉头更便捷。
新型通学车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增加了停车指示牌,提升了在高峰期车流中学生上、下车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加宽后视镜镜面,提升驾驶员视野,并增开后围安全门,可翻转后保险杠,形成后部应急通道,确保紧急情况下乘车人员快速安全撤离。增设一键气动开门装置,无论车辆是否通电,都能一键开车门。同时,升级BSD盲区检测系统,并新增鱼眼摄像头,进一步减少整车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更为贴心的是,新型通学车采用低入口、二级踏步车身结构,进一步减少踏步级数,上下车更便捷。提升座椅高度至43厘米,增加座椅下方的书包存放空间。采用新型封堵式安全带锁扣,适当减小锁扣解除力,解决低年级学生易卡手指、安全带不易解除等问题。车内扶手软包均采用环保硅胶材质,抓握更得力。此外,车辆新增配置车身升降及侧倾系统,考虑坐轮椅等特殊儿童的出行需求,可选装残疾人踏板及残疾人轮椅区。
从家门口到校门口“点对点”服务
市交通委、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学车作为创新服务,是为本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通学提供的新选择。通过学校组织家长定制的方式,在社区端和学校端设置站点,凸显乘车方便和快速到达的优势。通学车采用新能源动力,零排放、零污染,设置了巡检按钮、防遗忘摄像头、防火安全舱、360度全景环绕摄像头等,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后期还可以提供研学旅行、校外教育等出行服务,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上下车站点是否方便是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为减少学生上下车的步行距离,通学车按照“方便学生、减少步行距离、减少过马路”的要求,进行站点设置。目前,已开通的通学车站点尽可能靠近小区或学校出入口,中途少设站,为学生提供了从家门到校门的“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试运营以来,通学车实现了运行“零事故”、车辆“零故障”。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9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车内设施设置安全、舒适、便利、准时;95%的学生认为车内座椅空间舒适、扶手便利、安全扣方便好用;90%的家长对于通学车的设站位置表示满意。
变身通识文化“微课堂”
通学车不仅仅是通学交通工具,各学校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教师带领学生积极构建通学车厢文化,让通学车成为移动教具载体,使短暂的“上学路”成为晨起和晚归的“微课堂”。
据介绍,海淀区探索在通学车上开展“通识文化+特色文化”教育,经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从保护学生视力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以音频为主要播放形式。
截至目前,海淀7所试点校收集、整理、开发了200多个音频素材,内容涉及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时政新闻、生活百科、传统文化等,共同营造了温馨、智慧、童趣的通学乘车环境。
下一步,区教委将根据北京市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开展需求摸排和精准调研,以家长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通学的安全、便捷、高效为目标,开展线路设计、现场踏勘,“一校一策”稳步推广通学车,让更多刚需家庭享受到通学车服务这一惠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