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特殊的“相亲会”在昆山工研院举行。当天,来自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新材料领域的院士、专家,与我市15家企业面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项目对接。企业有技术攻关需求,工研院想方设法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寻找最佳创新“合伙人”,拿出“解决方案”。像这样的“一带一路”技术成果对接会已举办多场,昆山工研院乐为持有研发成果的高校院所和需要引进科学技术的企业当“红娘”,越来越多的原创科研成果植入企业。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一带一路”建设为昆山提供了关键着力点和现实路径。去年底,昆山工研院加入“全国对俄科技合作基地联盟”,通过引入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创新资源,对接企业超300家,200多项科技成果植入昆山企业。同时,工研院还以“科创平台+公司”两级建设机制,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下属研究院和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及运营公司。其中,研究院针对我市产业特点、企业创新诉求,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运营公司则以“科学家团队+海外院所+专家机构+政府资本”的模式,着力推进研究院科研成果产业化。
“昆山产业基础雄厚,对原创技术产业化应用有强烈渴求,双方合作有很高的契合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介绍。近年来,我市推动高新区、工研院等单位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江苏—乌克兰装备制造国际创新院”“昆山—白俄罗斯技术成果国际转移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区域产业优化升级。
实践证明,协同创新是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有效途径,能引导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昆山捷安特轻合金有限公司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金属合金物理技术研究所合作,研发高强度抗蠕变镁合金制造技术和含钪元素高强度新型铝合金材料,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还使镁合金材料变得更硬更轻。“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捷安特轻合金公司董事长涂季冰深切体会到,用好“一带一路”科创载体、中介平台,才能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化整合,实现精准合作、长期合作、协同攻关、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