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宝山区大场镇在全镇103个居(村)全部建立起信访服务站,并且坚持“群众张嘴、干部跑腿”,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知公共服务的效能和温度。通过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建设,大场镇实现了“信访总量稳中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三大目标。
近年来,宝山区大场镇积极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建设标准化创建工作,并依托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在全镇103个居(村)全部建立起群众家门口的信访服务站。
这些信访服务站挑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居民区干部为信访代理员,与专业律师、心理咨询师、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共同织就一张家门口的“信访服务集成网”,实行“1+1+N”的矛盾调处模式,即信访服务站(代理员)吹哨,镇信访部门牵头,N个职能部门、专业人员以及自治组织等多元力量化解基层矛盾,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场镇在家门口信访体系建设中,积极实践“枫桥经验”,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在具体工作中,强化前瞻意识和风险预警,整合汇总多渠道排查信息,不断完善分管领导牵头、责任单位负责、信访部门协调、职能部门指导、居村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高效处置,将末梢矛盾化解向前端预防治理延伸。
同时,大场镇还提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群众遇到困难向家门口信访服务站反映,社区干部去各个职能部门跑腿办事,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
在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大场镇还注重践行“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最大创新发展,即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职能部门对信访事项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按时处理到位。
长期生活在国外,回国后无法领取养老金;身患脑梗腿脚不便,吃饭、看护都成了问题。居住在大场镇的老罗遇到了这些困难,找到了大场镇的信访代理员小严。小严了解情况后,查阅相关政策文件,仔细分析,掌握问题关键。根据相关文件,低保申请条件以在本市生活的家庭为单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510元。对照低保条件,由于老罗有四个子女在上海正常工作,其中一个女儿与其共同生活,故老罗家庭不符合申请低保政策。同时,老罗未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障缴费,且目前年龄已超过60周岁,已无法再建立社保账户,故不能享受本市社会保障条线退休政策。
小严带着老罗的诉求以及当前的困境开始了他的“跑腿”服务。小严首先找到了镇信访部门,镇信访部门协调大场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老服务、社保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多方沟通,讨论解决方案。经过反复协调,根据相关政策,老罗可以从2023年10月起参加城乡居民保险,交至规定期限即可开始享受养老待遇,并继续缴纳居民医疗保险,保证医保待遇的正常享受,同时可以为其申请老人长护险评定。通过小严的多方协调,在现行政策中为老罗的生活保障找到了最优解。
虽然老罗的生活难题有了解题方案,但小严的代理服务还远没有结束。他带着方案,带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到了社区,一方面做好老罗的解释工作,为老罗及其家属讲解相关政策,建议其参加城乡居民保险交至规定期限,并特别关照老罗继续缴纳居民医疗保险,保证医保待遇的正常享受。另一方面,小严紧盯各项解难方案的落实,及时推动老人长护险评定,目前已有结果,被评为三级。居民区也为老罗订购餐食并送餐上门,就餐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提醒老罗子女及时为其缴纳城乡居民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至此,作为信访代理员的小严,及时就地妥善解决了老罗合法合理诉求,让家门口信访服务真正地好用、管用。近日,老罗为家门口的信访服务站和大场镇信访部门送去锦旗,表达深切的感谢和对信访代理服务的满意。
小严只是大场镇广大信访代理员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发挥基层治理效能、更优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场镇的信访代理员们正在以他们的新身份奔跑在不同“解忧路”上。
下一步,大场镇将不断推动和完善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党建引领、畅通规范、便民利民、协调联动、多元共治、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拉近党和政府与百姓的距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