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江苏昆山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实践基地时,一场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立法征询座谈会正在数字直播空间“开播”。
大屏幕前,坐着昆山市人大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各民主党派人士及立法信息员代表等30多人;大屏幕上,是远在北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工作人员。小切口,面对面,提建议,做互动,50多条针对修订草案的修改完善建议“原汁原味”地从基层直达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今年,我们举办的线上立法联系活动有30多场,超过20多万人浏览,8万多名网民参与。”江苏省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冯仁新告诉记者。
从2020年7月成为第二批“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昆山立法联系点把高质量理念要求落实到每一部法律草案征询工作中、落实到每一项立法联系工作链条中、落实到每一次开门立法的活动中。目前,已累计参与48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求工作,提交意见建议2485条,有209条被认可采纳。
11月2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的决定》。这一创新举措为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昆山,有两座建于明代的桥,一座世德桥、一座永安桥。数百年来,“双桥”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如今,“双桥”也成为昆山立法联系点的品牌,在这里架起国家立法工作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
自成为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昆山人大系统塑造“双桥”品牌。一方面,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出台工作意见,构建形成“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支持、区镇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灵活运用调研、座谈、论证、听证、评估等方式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在全市1800多个综治网格设立信息采集点,把立法联系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在此基础上,创新“社情民意联系日”工作机制,形成“每天都是接待日、都是联系日”的工作新常态。
为了让各行各业群众能够零障碍参与立法联系工作,昆山人大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两个工作阵地,线下,市里成立了立法联系工作机构,各区镇依托代表之家等建成一批联络站。线上,在“昆山论坛”设立网上立法联系版块,创新“立法参与+实时普法”模式,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立法联系阵地。
昆山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有力拓展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参与国家立法、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昆山创建了周市镇珠泾村立法信息联络站、昆山高新区泾河村村民议事厅等一批苏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阵地,建成2000平方米的昆山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实践基地,各区镇依托代表之家建成2至3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阵地,推出开发区咖啡产业园议事吧、高新区“红客堂”、巴城镇乡村振兴村民议事廊、淀山湖边“讲讲张”等一批基层工作品牌。
从“吃讲茶”到“公众评判庭”再到“村民议事厅”,昆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把协商的板凳搬到一线,把议事的话筒递给百姓,集“小协商”为“大共识”,有效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和基层民主活力。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除了做好立法意见征询工作,还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主动作为,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昆山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利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网络和功能,推动沪昆两地打通“断头路”、消除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行政壁垒,让长三角一体化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今年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询意见时,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五村九联”形式,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到长三角,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昆山是台企台资的集聚地。为此,昆山在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设立立法信息联络站,在相关立法联系时专题召开台企座谈会,邀请台商台胞一同参与民主立法、体验开门立法。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托,起草《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听取台商台胞等方面意见3000多人次,创制性提出条例主要内容建议并被采纳。这也是江苏省首次为县级市特定区域立法,为昆台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立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局,基层立法联系点才能取得更大的作为。”冯仁新说,下一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将进一步擦亮“双桥”品牌,切实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立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推动昆山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