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郑先生在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先后办理了医保零星报销和住院给付事项,没过几日便收到“可以办理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申请事项……”的短信通知,他感到既高兴又意外:
“我自己都不知道还可以办理其他事项,以前想方设法找政策,现在政策服务自己找上门,让我省心很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便利。”
今年8月以来,已经有十余位宝山路街道辖区的居民,在办事过程中获得“意外之喜”。这得益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近年来持续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转为“好办”“快办”,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迭代升级,使市民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和便捷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是典型的居住型社区,辖区内既有老旧小区也有新建高层住宅,人口结构相对复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部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实有人口比例接近五成。
“我们年纪大了,手机、电脑用不来,很多能享受的政策也是听邻居朋友说,才跑过来问能不能办理。”不少老年居民如是说。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位于宝昌路519号,一早,大厅内十多个综合受理窗口几乎都有居民在咨询、办事,并且以老年人居多。该中心日均接待量达到230人次,在静安区名列前茅。
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主任李琦锋介绍说,中心业务受理的工作方式主要是“依申请受理”,而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获取政策信息相对被动,存在滞后性。此外,“社区事务办理的综合性”和“单一条线平台数据提供的局限性”也形成了天然的矛盾。“我们业务涉及人社、医保、残联、民政等条线的190多项业务,许多业务的申请条件像‘俄罗斯套娃’,一条套一条,一环扣一环。”李琦锋表示,工作人员很难通过单项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基础信息查询和简单沟通,判断该居民是否还有“其他可办理事项”。
居民有大量的办事需求,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近年来,通过业务全流程精细化管控系统与“随心查”便民查询平台的数据积累,逐步实现智能化的“政策找人”服务——在业务全流程精细化管控系统中,为办理条件相互关联的业务事项预设关联标签。
当居民申请办理完一项或多项业务后,系统会自动触发关联提示,工作人员在后台审核阶段依照提示可查询其他事项,社区救助顾问上门核查并征询居民意见是否办理。同时,相关业务办理提示信息也会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居民本人或其亲属,提醒其前来办理相关业务。
比如:居民张女士的老伴长期昏迷需要照顾,无暇顾及是否有相关惠民政策可申请,加上护理院自费护理费用较高,本就比较忧心,在领到残疾证并办理完护理补贴后,收到短信,得知还可以办理敬老卡业务(老年综合津贴)申领和长护险待遇申请,她来到中心一并进行办理。
又如:居民老穆为刑满释放人员,无收入来源,社区救助顾问为其申请办理临时救助,同时引导其至中心咨询办理廉租房申请,在办理过程中,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系统筛查提示老穆同时还符合失业金申领的条件,这样一来,也解决了其医保待遇方面的燃眉之急。
宝山路街道方面表示:
“政策找人”服务完成了从“大海捞针”到“精准推送”的转变,通过数据比对共享提升了主动发现、精准发现的能力,及时筛查出存在遇困风险的居民,实现对困难群众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转变工作人员服务理念,努力为居民提供“跨前一步”更人性化的社区政务服务。街道也将时刻胸怀“国之大者”,不断通过数字赋能优化政务服务,切实将提升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水平的“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