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国际论坛日前在安徽合肥举办,聚焦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AI大模型赋能金融创新等核心议题,探讨大模型等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助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文彬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国经济金融科技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汇聚了大量的优质资源。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为长三角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全新场景。一方面,AI大模型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需要汇集海量的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长三角深厚的金融和产业基础将发挥其独特优势,推动金融服务与产业创新各个环节高效适配,为AI大模型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创新也需要AI大模型的持续赋能。对于金融行业而言,AI大模型并非单纯的技术叠加,而是在多元化业务场景中充分结合AI大模型的独特优势,推进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领域的创新,进而推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样,长三角丰富的金融业态也将为AI大模型的生态构建提供重要的试验田。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则表示,大模型的问世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本生成、语义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等众多方面取得了阶跃式突破,金融行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上走在各行业前沿,也将是大模型时代受益最大的行业领域之一。
高端对话环节,各位专家共同围绕影响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科技如何赋能金融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带来的机会以及对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展望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方红星认为,真正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行业应该是能够安全地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且保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吻合又健康可持续的金融行业和金融服务。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要从有效性、可及性或者可获得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去认识。金融是跨时间跨地域跨个体调度资金的行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个体之间调剂资金的余缺,是金融行业的本质。金融行业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就要有效发挥自身调度资金或者配置资本的能力。金融最主要的功能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幸福。如何把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需要资本的实体经济行业,这对金融服务的可及性提出一些挑战。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执行主任刘凤委认为,人工智能赋能金融行业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金融的传导让实体经济更有活力,让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保持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从实体经济角度,大数据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消费和投资领域进行许多探索。针对经济结构和高效增长上,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对金融机构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识别客户、服务客户。特别是银行,人工智能是一种生长机制,银行业自身战略、文化、评价机制等方面需要进行变革,更好地应对实体经济的挑战。
调研显示,大模型已经被写进六大国有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半年报中,就报告来看,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财会业等基础行业场景都已叠加大模型的能力提质增效。会上,来自银行、证券、财会等领域的专家就大模型行业应用现状做了分享。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教授分享了大模型在财会领域中应用的思考。财务领域中的垂直大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辅助制定更科学的财务策略。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方面,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的训练分析,设立潜在的风险点并提供预警机制,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分配决策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财务报告智能分析方面,大模型可以自动生成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等,减少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财务领域对于AI的规则性和稳健性要求更高。为克服自身的不足,大模型在财务领域应用需要结合存储在规则和知识图谱中人类积累已久的管理经验和智慧,需要对新应用模式进行精心设计和系统实现,才能真正地发挥大模型的作用。
本次论坛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中国银行保险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安徽省数字金融科技协会、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江苏省数字金融协会、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