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做医疗器械生意的周坤海花了不到半小时,就在县行政服务中心拿到了新公司的营业执照,并在签订一份告知承诺书之后拿到了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证。当工作人员告诉他,马上就可以正式经营公司了,周坤海显得不可思议:“准营准入签个协议就一步到位,快得出乎意料。”
商事登记的“准入准营”不同步,向来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营业执照相当于企业身份证,具备营业执照的企业才有法人资格,但在某些特定行业与领域,还需办理相应的许可证才能被准许从事经营活动,走完整个流程耗时又耗力。
而周坤海所体验到的这份便利,得益于我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新探索,也是我县积极响应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和保障桐庐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定》的改革新成果。
不久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推进和保障桐庐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决定》,借这次东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跟进推出新举措:通过涉企的证照整合和信息整合,实现90%以上涉企事项(公共安全类事项除外)“一窗一次一天”、“准入即准营”,率先破解“准入准营不同步”难题,这在浙江省尚属首次。
自《决定》下发以来,全县各相关部门研究部署、信息汇总、问题梳理,在学深悟透《决定》精神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注入新动力。
强引领,围绕成为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排头兵、持续走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前列这一目标,把“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要求。精准聚焦职能部门是否按时间节点和要求推进改革工作,深入服务窗口、基层一线开展监督,以查促改,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优保障,按照分层、分类、分批滚动的改革基本原则,围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社会资本企业投资项目两大重点领域,相继出台《桐庐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总方案》、《桐庐县加快推进商事领域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改革方案》和《桐庐县全面落实商事领域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力争亮点更亮、优势更优。
细梳理,对近三年办理的所有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商事登记事项,按照“一件事”口径,将制约“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国家、省、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梳理,列出第一批商事登记事项30余项、企业投资项目20余项的问题清单。积极梳理争取省市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270余项由省市有关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围绕可下放、有需求、能承接、要争取四个维度全面分析,初步梳理出80余项可通过委托、授权等形式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精对接,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更多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下放到我县或在我县开展试点。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省级审批权限等5项土地管理权限下放已取得较好进展。
在我县,“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绝不是县城或几个中心镇的一枝独秀,而是全县各乡镇(街道)的百花齐放。
乡镇(街道)是行政体系的“最末梢”,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县以“四个平台”为载体,着力建设便民服务平台,健全三级代办体系和完善代办员队伍,为实现“一趟办证”提供了人员和技术力量支撑。
目前,全县各部门下放权力事项118项,183个行政村配备366名专(兼)职代办员,乡镇(街道)配备64名专(兼)职代办员,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推动服务中心由数量全面覆盖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单纯代办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代办服务系统实现“一趟不跑”。
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件件落地见效,制度是坚实保障。我县成立专项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主体改革、法制保障、政策保障、技术保障、综合监管“一办五组”,快速高效运转起来。各组职责明确,积极落实县领导联系、实体运作、信息报送、督查考核等工作制度,形成条块结合、左右联动、交叉互动的态势,扎实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等各领域改革,为加快形成“最多跑一次”改革桐庐样本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外部流程内部化、内部绩效外部化”的理念,提速一张数据网、做优一张服务网、织密一张监管网,梳理“一件事”标准清单、部门审批职能调整清单、改革与法律法规衔接上的问题清单,加快提升行政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