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椅子颜色很显眼、样子也很灵的。有时候遛遛弯啊、散散步啊,还有买点东西,手里拎着重的东西,可以趁此机会歇歇脚。”10月9日上午,在静安区常德路昌平路口,正在公共椅上休息的市民胡阿姨这样说道。
让胡阿姨赞不绝口的,是江宁路街道“上新”的公共椅,包括这处公共椅在内,最近,街道辖区18处新增了51把公共椅供市民休憩。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公共椅都有“孺子牛”标识,同时各具特色,柔和地融入到街区环境中,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江宁的“人情味”。
“孺子牛”形象亮眼
细节设计充满暖意
在位于常德路昌平路口的“静邻一家”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孺子牛”公共椅最是亮眼,椅身就是一个牛的造型。牛角挺立,孺子牛的标识就刻在牛身上,乍一看是“江宁”二字,走近仔细一看,弯弯的一横犹如牛角,颇有巧思,十分别致。
几何造型的公共椅、宽敞的座位、厚实的靠背,让人坐上去颇有几分贴心的舒适感。在“孺子牛”公共椅对面,还有三个椭圆形造型的公共椅,供市民选择。
“这处公共椅整体的造型,左侧是牛的头,牛的脊背是比较高的,所以作为椅背,然后我们通过一个变异的颜色,凸显它的一个牛角,跟江宁路街道整体的‘孺子牛’的标识比较吻合。”公共椅设计师申杰告诉记者。
据了解,考虑到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舒适感,这处公共椅采用了玻璃钢材质,这种材质不仅具有塑形的效果,相较于金属质感的座椅来说,更加舒适,“坐感相对来说适合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坐上去都比较平稳比较舒适,不会过热或者过冷。”申杰说道。
街区墙绘和座椅“辉映”
温馨街景更有小确幸
来到位于余姚路海防路口这处的公共椅,记者看到,这处公共椅靠近公交站点和便利店。长长的公共椅摆放呈圆弧形,公共椅的色彩、线条,在和街区墙绘的背景相呼应的同时,充分融入到街区的气质与环境中。
在余姚路幼儿园的旁边,街角处的座椅则配以缆车墙绘,平添几分浪漫和趣味感。墙绘下有一个空地,设计师把公共椅也设计成缆车座椅的形状,场景相得益彰。
“这把椅子的坐感和人体工学都要充分考虑,结合城市的气质,有些椅子是有现代化的设计,有些椅子是根据环境来设计的,有些椅子是根据所展现的人文氛围打造的。”设计师申杰介绍,在街区公共椅的设计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到和周围街区的融入感,比如在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纪念馆门口,公共椅的椅背做成“书页”的形状,“书页”与展馆里的史料遥相呼应。
打造“坐下来”的温暖街区
公共椅多设置在学校、公交站附近
记者从江宁路街道了解到,在充分调研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此次“上新”的公共椅分布在街道辖区18处,共有51把公共椅,每一把都刻有孺子牛标识,座椅多设置在学校、公交站附近,同时,根据每个点位的特点因地制宜,希望给老人孩子打造“可以坐下来”的温暖街区。
在余姚路幼儿园门口,原本就有几处花坛,家长接孩子时,习惯性地坐在花坛边上。考虑到原先的花坛比较低矮,公共椅就增设在花坛上,坐高便合适了,花坛原本的木栅栏被涂成鲜亮的绿色,同时,公共椅采用圆角设计,也方便小朋友休憩。
在西苏州路普济路桥南侧,增设公共椅,难免要占用一些公共空间,为此,设计团队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两条绿化带之间,正好有一块凹进去的空间,增设的公共椅正好利用了这一区域,不影响通道以及行人的走动。
江宁路街道表示,作为“孺子牛”精神的首提地,江宁路街道始终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的殷殷嘱托,践行新时代“孺子牛”精神,这份精神也贯穿到了公共椅的设计中。
近年来,街道努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区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推进区域内公共椅的建设与提升,让街区可以“坐下来”“坐得舒适”。此次“上新”的这些公共椅包含了街道和设计团队的许多“小心思”。例如,座椅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椅面是稍稍往下倾斜的,它和椅背的夹角约100°,坐上去会感到是最舒服最适合的角度;椅子的长度,则考虑到人和人的社交距离,太短,不方便两个陌生人共坐,太长,也不合适;座椅突起的地方是扶手,可以放杯咖啡,老人起身时也可以撑一把。
在城市街区,各有特色的公共椅,点点滴滴的细节,在这个秋季,让漫步、休憩的人们,感受到暖意融融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