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流金秋稻灿,飘香万里说丰年。近日,浙江省建德市大同镇水稻产业迎来大丰收。只见几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排排水稻整齐地进入拨禾轮,秸秆碎屑快速从后方出杂口处“弹出”,机械化作业为秋收按下“快捷键”。
秧好一半谷。近年来,大同镇以“十链百坊”为抓手,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深化稻香农创共富链组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成以“1+8”一站式农事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稻香工坊,为周边的农业大户(散户)提供水稻育秧、农机服务、粮食烘干、粮油加工、秸秆处理、展示展销等服务。和传统种植相比,现代化的农事服务中心科技味十足,便于发展规模化高效生态农业种养,有效提高农业种植主体的积极性。如,大同的农创客郎学渊打造水稻育秧中心,引入全国领先的叠盘暗出苗育秧技术,育供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5万亩,压缩了种粮大户75%的时间成本,降低了30%的亩均成本,提高了25%的粮食产量。
“‘云上稻香’平台实在太方便了,我刚刚在手机上预约了收割机,马上就有农机手联系我。和以前的人工收割相比,机械化作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后端通过秸秆综合处理中心处理,秸秆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村民郎国富高兴地说。据了解,目前稻香工坊培育了机操手15人,年供劳务用工1200余人次,为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除了将水稻种植搬上‘云端’,我们还玩出新花样,开展稻鳖、稻鸭等绿色生态种养,深化水稻-草莓、水稻-蔬菜等粮经轮作,提高稻田亩均产出。”大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大同镇将持续提升“十链百坊”引领作用,聚焦全面振兴乡村、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先行等实践,深化“千万工程”,积极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强化产加销、农文旅共富新路径,高质量提升共富水平,打造山区型现代农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