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日前,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
不论是持续适度超前建设5G、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还是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抑或是推动打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皆是信息通信业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的有力举措。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信息通信业持续赋能;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数字蝶变”,信息通信技术夯实坚实底座;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助力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广大企业一直在路上!
中兴通讯全球5G智能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已覆盖5G网络,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产线遍布其中,并落地多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算力已成为新的生产力,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逐渐向“即取即用”的社会化服务发展。这一过程中,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成为数智时代的底座。
2022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批复同意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整合京津冀、长三角、宁夏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河北张家口、宁夏中卫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了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要求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我国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长率,新增算力设施中智能算力占比过半;算力布局不断优化,中西部算力设施占全国的比例提升至39%……前不久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充分展现了我国算力产业蓬勃发展的旺盛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指导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加强先进存储产品部署,开展算力网络优化行动,加快构建“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的一体化、多层次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指导有关单位和地方积极探索,加强算力资源统筹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
同时,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算力产业龙头企业也在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作为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中国电信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在2023年8月正式开工,其将作为全国算力调度中心之一,实现算力可管、可控、可调度;中国移动(宁夏)数据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其采用的创新型制冷技术,使全年PUE小于1.25,满足低成本、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023年4月,中国联通(青岛)智算中心正式启用,这是山东省首个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的大数据中心,单独配建110kV变电站,可以满足高端算力设备的高密度配置需求,助力实现低能耗、高算效。
发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发力数字新基建,汇聚新质生产力。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浪潮,我国正加速建设一张高效“算力网”,打通“数据链”,使数据要素和算力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充分涌流,产生新的发展动能。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时代,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无疑是传统工业企业为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急需寻找的最佳动能范式。
如今一批批智慧工厂、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典型融合应用蜂拥出现,通过“5G+工业互联网”,各行各业都在按照生产流程再造、组织方式重塑、数据融合应用的相关要求,加速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提档升级。
在冬季漫长且寒冷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有着全国单矿生产能力最大的露天煤矿——宝日希勒煤矿。煤矿负责人表示,在煤矿生产“采、运、排”三大环节,运输成本占主要开采成本的“大头”,且安全风险高,运输环节无人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无人化的实现必然离不开低时延、大带宽、高速率的5G网络。如今,宝日希勒煤矿的矿坑外伫立着多个移动5G基站,看不见的手紧紧相连,让矿区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中国移动与矿区联合开展5G+矿用无人驾驶、设备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等研究,不仅实现了采剥、运输、排卸等环节的智能化生产,提高运行效率,增加安全生产保障,也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解决艰苦工作岗位招工难等一系列问题。“劳动强度和难度的降低,女员工也能加入远程运输工作,这是数智改造为我们行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显著变化。”宝日希勒煤矿相关工作人员说。
除了重工业,一些传统制造业因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加持,也加入5G全连接工厂行列,孵化出各具特色的5G全连接应用场景,并收获显著的数智化成果,打造出各个细分行业标杆。
在红豆纺织智慧工厂,偌大的车间看不到一个人,远程控制的生产线上,机器设备全自动化飞速转动,可视化电子大屏幕上的数据不停地闪动,显示生产线每个环节的运行参数和实时状态……依托中国联通打造的5G+工业互联网平台,红豆纺织服装产品制造链通过24个5G应用场景智能连接起来,如全自动裁床、智能吊挂系统、全自动铺布台、全自动模板机、AGV机器人巡检、智能压烫机、智能终端显示、IDC数字机房等,让一体化制衣平台真正落地,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更好实现了产能共享。
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标杆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让更多传统行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抢抓机遇,“老树发新芽”,接续进行“数字蝶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1.2%。近段时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通过持续优化供给、扩大需求、培育新增长点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3—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2024年,我国手机市场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过85%,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市场份额超过25%,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450吉瓦。
为努力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提升行业供给水平、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增长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优化电子整机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光伏、锂电等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在提升行业供给水平方面,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强前瞻性产业布局。加快关键材料设备、工艺薄弱环节突破,优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布局。
政策红利持续下沉,企业扛起高质量发展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使命任务。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新型工业化为中国高质量持续发展指出了更加清晰的全景思路和落地路径。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增强国力的必由之路,而新型工业化则是当下关键历史时刻提振经济、促进民生、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关键命题的核心抓手。“企业要有民族责任感和为国争光的使命感,业务战略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经营策略要与国家产业同力同行,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而奋斗。”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敏表示,将联手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医疗机构,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速布局下一代高端医疗装备技术的研发,着力开发引领行业发展的新一代产品和技术,为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贡献。
基于5G专网,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5G+AR远程运维,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哈尔滨电气集团通过在车间部署智能设备实现生产制造智能化、远程化。
长飞公司把5G与智能终端、工业相机等采集设备相结合,将条码数据实时传回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光纤的预分拣、智能理货、自动出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