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协作山海情深。10月5日晚,上海音乐学院经近二十年的努力,赴云南沧源佤族地区开展学习研究、采风创作、持续打磨的多媒体大型敲击交响诗《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在上音歌剧院成功献演。
这是一部以原始生活印记为素材,融合多元文化的打击乐交响诗。作曲家和多媒体主创团队曾于2005年、2006年、2012年、2023年四次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采风,对该县境内包括岩帅、翁丁、怕秋、班洪、勐来等地的十多个村寨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些村寨中所留存的各类民间音乐进行了收集,与当地的山民、艺人、魔巴、歌手、鼓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
《司岗里的呼唤——本真与前卫的对话》的完整版演出分别在2008年6月和2013年5月的上海,由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和佤山沧源蜂桶鼓舞表演队一起演奏,本次演出是距离首演15年后的第三次完整版呈现。
据悉,“蜂桶鼓舞”即敲着“蜂桶鼓”跳的舞。“蜂桶鼓”因形似当地传统的蜂桶而得名,它的制作很有讲究,需取一整段形状和材质较好的树(盐酸树、泡桐树等),把中间掏空,用牛皮把两头蒙上并绷紧,一敲就“咚咚”响,声音洪亮。“蜂桶鼓舞”的特点是热烈、奔放、节奏感强,是沧源勐来乡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根据美丽的神话故事改编,在庆祝新房竣工时跳的舞蹈,至今在民间盛行未衰。
本次演出由上海音乐学院、临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处、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沧源县人民政府承办,上音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国际一流音乐演奏人才培养与实践战略团队匠心打造。正值第七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和上海音乐学院国际艺术家咨询会议举办期间,主办方将来自沧源县的佤族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听到古老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