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滁州 > 文字新闻
文旅融合打造“环滁皆美景”
发布时间:2023-08-31  来源:滁州在线  发布开发区: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届歌会采用1场主题演出和8个系列活动组成。主题演出时间是9月20日晚,主会场设在滁州奥体中心。”日前,在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新闻发布会上,我市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广发邀请函,诚邀各界人士来滁共享文化盛宴。作为国家级公共文化盛事和我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成果,中国农民歌会在我市已经走到了第九届,它以歌为媒,展示优秀民间文化魅力同时助力城市形象传播,已成为扬名滁州、推介滁州的一张闪亮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省委书记韩俊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这些都为我市打好文旅牌,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场景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立足市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迥异多彩的旅游资源,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围绕“一山一亭、一文一书、一帝一村、一歌一舞、一湖一道”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文旅产业发展提速、文旅经济总量攀升、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节庆活动丰富多彩的发展新局面,整个城市因文化的滋养而更添魅力。

  随着一批批全市重点文化设施有序建设,一批批全市文艺精品力作喷涌而出,如今的滁州正全方位展现历史与现实文化交汇魅力。今年以来,我市举办各类惠民文化活动1000余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小戏《相遇在星空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举办“山水之间”滁州首届云上诗词音乐会,吸引550余万网友“云上”观看。举办“山川共情 文脉同源”宁滁安三地文化探寻之旅活动,让滁州明文化传承源远流长。4部文艺作品荣获安徽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出台《凤阳明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保护条例》,持续推进明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争取文物项目专项资金1067.32万元。

  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此,我市不断探索、创新,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和区位特点,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2022年文化产业考核居全省前列,在全省文化产业和统计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组织15家企业参展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参展企业和产品数全省第一。举办2023长三角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展,展出产品300余件。开展文旅宣传营销活动80余场,面向长三角举办10场专题推介,参与人次超300万。举办2023中国·滁州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与上海市杨浦区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我市用大项目撬动文旅新动能,持续推进天长龙岗古镇、凤阳云霁街、明光静岗营地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完成投资约55亿元。印发《滁州市文旅促消费行动方案》,全市43家旅游企业参与惠民消费活动,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500万元。今年1至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866.71万人次、旅游收入168.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7%、66.7%,增幅分别居全省第1、2位。省数字创意产业平台录入项目105个,总投资387.8亿元,4项核心指标居全省前三。

  秉持“生态养身、文化养心、美食养生、医疗养病、运动养体、田园养老”的健康养生理念,我市大力推进“康养相关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一道引领、集群并进、多点支撑、重点培育”的全域发展格局,以风景道沿线为示范和引领,盘活一批资源,建设一批项目,培育一批业态,树立一批品牌,构建一体化康养旅游产业格局。目前,以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出4条环滁城康养旅游专线。1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获评省级乡村旅游品牌14个。同时,中医药康养旅游、乡村康养旅游、美食康养旅游等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中。

上一条:于群实地调研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