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稻谷黄。桐城市7.5万余亩再生稻头季近日迎来收割季。由于推行农技全程跟踪服务,再加上今年雨水好、光照足,桐城市再生稻头季稻喜获丰收,亩均产量比去年增长5%左右。
8月25日,在桐城市青草镇徐漕村,金黄色的稻田在平整如镜的大地上铺陈开来,籽粒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连日来,当地种粮大户洪成每天组织5台大型收割机,加紧收割成熟的再生稻头季稻,为二茬稻生长做好准备。洪成告诉记者:“为抢抓农时,今年我们调集了5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二百七八十亩,预计5天内能完成收割。”这片再生稻面积大约12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这里旱涝保收,有利于再生稻生长。
当天,青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也赶到机收现场,测算产量,对二茬水稻生长进行技术指导。该站站长叶斌说:“现场测产结果显示,这片再生稻最高亩产达到643公斤,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洪成接过话茬:“今年由于光照好,天气好,又获得了丰收,预计亩产大概在1300多斤,与去年相比,大概增产了百分之十左右。”
再生稻头茬稻收割以后,农技员指导种植户保水、施肥,促进稻秆萌芽,尽快形成后茬稻。桐城市农业部门成立了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组,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入村组、下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叶斌说:“青草镇农技站实行分片管理、专人负责、包干到户,全程跟踪服务,从播种到栽插,到后期病虫害防治,提供农技全程跟踪服务。”
由于种植效益好、农技服务到位,今年桐城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增至7.5万多亩,比去年增加1.5万亩。据农业部门测算,今年桐城市再生稻头季稻平均亩产615.6公斤,比去年增产4.86%。
青草镇徐漕村党总支书记徐立告诉记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我们村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再生稻,目前种植面积达1400亩,再生稻一种两收,总产量比种植传统单季稻增加20万公斤以上。”
蓝天白云之下,在徐漕村广阔的田野里,收割机来回穿梭,金灿灿的稻穗被收进机舱,青绿色的秸秆傲立田间,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