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富庶地、财帛聚散区”。作为常州的文化、商业中心,近年来,钟楼区坚持生态立区,以全市3%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0%的经济总量和8%的财政收入,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持之以恒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出了一条都市双创驱动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条500米长的湛蓝色“星光”跑道在钟楼区金茂府东侧的“口袋公园”环绕展开,两侧树影婆娑,新梳理的香樟林摇曳多姿,不时有居民走进这个小小的游园散步、休憩。
这是钟楼区今年建成的首座“口袋公园”——龙江路“口袋公园”。改造前,这里地被杂乱无章,鲜有人问津。如今,漂亮的绿地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让这个1.1公顷的空地变成了深受市民喜爱的小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像这样家门口的“口袋公园”,犹如一串串珍珠,扮靓了城市生活。
将绿色空间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本底和“碳汇空间”,钟楼区紧紧围绕“生态源保护工程、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城镇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生态细胞建设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生态绿道建设工程”六大工程,形成连续不断、有机衔接的城市生态通道。
精准治气。2022年钟楼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0.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二;
系统治水。编制《钟楼区水系规划(2020-2035)》,强化水系连通和水网建设,3个省考断面优III比例稳定保持100%;
综合治土。以“无废城市”为目标,推动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工业废物安全处置利用,全区土壤污染风险实现总体安全可控;
见缝插绿。2022年以来,钟楼新建绿化项目13个,新增绿化面积19公顷,实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增”。
生态兴则文明兴。立足于现有自然资源禀赋,钟楼区统筹推进老城复兴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文化与生态全面融合。
前不久,常州首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在运河五号精彩上演,环境戏剧《雪莉·瓦伦丁》、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餐秀喜剧《乾隆下江南之萝卜干记》......让戏迷大饱眼福。“小剧场的演出好看,在这里既能感受百年工商历史文化的厚重,又能体验时尚文艺的生活氛围。”市民陈女士说。
作为国家级工业遗存,“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将常州恒源畅厂、常州梳篦厂等运河沿线的老厂串联,通过园区转型,探索兼顾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共融”之路,成为大运河常州段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型。
以大运河文化为题,以玉兰森林廊道为带,钟楼区由东向西打造“油罐遗存”“南岸老厂”“盐库船坞”,串联产业园形成运河创意产业带;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瞿秋白纪念馆深化建设,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出新,运河文化景观的历史价值和当代功能不断提升;推进环城滨水空间系统建设,安基村、三堡街夜经济持续点亮,千年古运河重现昔日神韵并焕发出新的光彩。
8月上旬,改造一新的邹区户外灯具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全市“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专项行动的项目之一,园区通过景观道路出新、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实现旧貌换新颜,预计将引进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3亿元。
“以灯具产业为核心,按照产业聚集、产品集成、企业集群的思路,筛选更多的优质的灯具产业优秀企业入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新运集团园区开发子公司副总经理梁一飞说。
一个园区的改造,折射整个钟楼区的转型发展。以“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为抓手,钟楼区已提升改造8个园区,实施零地增效项目19个,累计整治企业551家,腾退土地774亩。越来越多企业在节能减排、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钟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诺亚方舟获得全省首届“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称号,临溪农业、诺亚方舟入选首批部级生态农场;
钟楼企业绿色制造收获国家级奖项“大满贯”,3家企业再获2022年度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称号,数量全市领先,常州西电等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
创新零地增长挖掘空间潜力,企业有效盘活低效用地约200亩,新增创新研发、智能制造载体面积近30万平方米。
始于治理,终于转型。钟楼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抢占“智改数转”产业风口。
走进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调试车间,数十台自主研发的数字质检机器人“工小匠”正进行最后调试。结合了工业AI、光学、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等技术,“工小匠”可满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外观智能检测需求。
“目前企业已连入全国18个城市,2000多家工厂的产能数据,连接设备超7万台,每年帮助工厂转换产能价值超25亿元。”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科频说。
以头部企业为引擎,钟楼区数字经济产业蓄势起航。京东、阿里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相继落子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江苏卫生健康云项目获省政府立项,常州工业云、超级虚拟工厂已接入设备近7万台……2022年全区“两新一智”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37.8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8.9%。
作为钟楼老城厢复兴的关键节点,今年2月,大庙弄片区玉佩弄民居修缮正式完成,青砖为墙,灰瓦为顶,一股民国气息扑面而来。在保留原有老宅院风貌的基础上,增强了建筑风貌整体性,并引进了一批潮流创意餐饮品牌,城市烟火气愈加浓厚。
高品质城市环境是市民舒缓身心、疗愈压力的港湾。近年来,钟楼区稳步推动老城厢复兴发展,完成道路环境综合提升47条,老旧小区改造70个;建设勤业路、清潭西路等“精品街道”20条,清除广告5万余平方米,拆除违建9.2万余平方米,完成公厕改(扩)建23座。
此外,城市生活品质也不断提高。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与优美校园环境相得益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城市阅读空间、全民健身中心全域绽放。如今,在绿意盎然的家门口公园里晨练,在灯光璀璨的滨河绿道上夜跑,在古运河里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皮划艇比赛,已成为钟楼人健康生活的新时尚。
“住的人幸福自豪、看的人羡慕向往”,这一幕也正发生在钟楼的乡村。
走进钟楼区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泰村、杏塘集建区建设正全面推进,一栋栋崭新的新中式小别墅拔地而起,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让人心旷神怡;同时,以殷村职教小镇为主体,高水平职教资源进一步集聚。
作为全省首个“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省级示范项目”,钟楼区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以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产教融合社区、乡村文创街区、城乡共生景区”为目标,重点实施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生态修复和乡村治理等工程,努力建设新江南水乡共同富裕典范。
聚力推进城乡融合,钟楼区星港大桥、振邹路等相继建成投用,有效提升了镇区与城区的通达,运河边安基村成为点亮夜经济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
2022年,钟楼区范围内村集体年收入超千万元10家,达总数的20%,年收入超500万元的村集体数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