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海疆舞东方,锦绣画卷逐风浪。
8月21日,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威海迎来一场学术盛会。这一天,航天防务通信与协同探测技术论坛成功举办,围绕“智能·融合·创新·共赢”的主题,行业顶级专家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热闹非凡的学术盛宴。
论坛由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主办,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威海激光通信先进技术研究院、制导与引信信息网、毫米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及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空军工程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30余家军方单位、军工央企、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百余名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从全国各地奔赴威海。他们携带最新科研成果和对未来趋势的思考充分交流,汇聚起推动通信与协同探测技术不断进步的强大合力。
论坛发布了25所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基金,围绕基于忆阻器的类脑智能处理技术等10项技术,邀请国内高校、科研机构 “揭榜挂帅”,广泛开展合作,着力塑造新型科技创新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3年中关村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这是继2020年在西安举办商业航天先进通信技术论坛以及2022年在海口举办航天防务探测与导引技术论坛之后,25所再一次举办行业内全国性技术论坛,通过对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客户资源,引领和推动技术进步。此次论坛聚焦先进通信与协同探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拓展与提升。
论坛为期1天,在上午的主论坛上,5位专家教授作主题报告,深刻剖析通信与协同探测领域发展现状和“卡脖子”问题,深度思考未来发展趋势与技术路径;在下午的“探测与导引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两个分论坛上,15位协同探测与先进通信领域的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了激烈探讨。
“这次论坛办得非常好,很受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坚表示,空天防御是国防建设的大事,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近些年在军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空天防御技术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面对目标的多样化、环境的日趋复杂化,空天防御技术仍面临巨大挑战。此次论坛中,行业专家围绕协同探测、智能探测和先进通信等开展深入探讨交流,对加速推动空天防御的技术创新很有意义。
“相信在院士专家的智慧‘碰撞’中,必能推动先进探测与先进通信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也能为威海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机遇。”威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宏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在威海市举办,既是威海市与25所合作历久弥新的重要体现,也昭示着双方的合作步入了崭新阶段,对于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意义。
多年来,25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耕协同创新,迈出一条新型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该所通过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在促进知识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引领技术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则通过与优势企业、其他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搭建联合创新平台,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人才联合培养和输送体系,推动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进程。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关键点。”二院副院长刘忠领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由25所主办,旨在通过聚焦航天防务通信与协同探测技术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适应日益复杂战场环境,满足多域联合作战需求,增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推进联合攻关,加强深度交流,碰撞出科技创新的新火花。
“未来环境日趋复杂,依赖单一飞行器平台愈发难以实现有效的探测定位与精准打击,多域协同探测是破解这一困境的潜在途径。”作为主办方,25所所长杨刚在致辞中表示,主办本次论坛就是希望用开放、沟通与交流的方式,繁荣学术思想、聚合优势资源,与参会各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这是一场理论与实务、学术与资源的双向奔赴,各路专家观点百花齐放,在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寻找解决实际发展问题的破解之道。
“当前正处于传统和新一代网信基础设施并行发展的阶段。”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宾晓华少将在题为《构设与智能化时代相适应的网信基础设施》的报告中指出,新一代网信基础设施已从传统的网、库、所扩展到机动通信、网云设施、数据中心、算力模型、服务机制、基础信息和法规标准等,建议利用国家“新基建”成果,构设满足现实需求和无人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新一代网信基础设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宏伟教授在题为《雷达探测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雷达探测领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并对雷达探测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指出,网络化协同探测在提升探测威力、定位精度、抗干扰能力、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都有很大潜力,是突破单装性能瓶颈的重要途径,也是探测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大闭环认知探测是智能雷达的基本架构,将是下一代雷达的重要特征。
“建议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采取‘5G兼容、6G融合’的技术路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山枝以《星地融合移动通信发展趋势: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如今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已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变为互补关系,发展与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的星地融合通信是大势所趋。
来自25所先进通信总体技术研究室的专家作题为《面向联合全域作战的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和发展分析》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外“联合全域作战(JADO)”和“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的新概念,进一步揭示了发展“陆、海、空”全域联合作战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着“智能·融合·创新·共赢”的原则,专家还为先进制造提出创新思路。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副校长张文丛教授就以《高性能镁合金变形材塑变制造及其应用技术》为题,为以航空航天结构件为代表的高端轻量化产品制造提供了一条可工程化的创新技术路线。
“未来防御作战朝着‘多域联合、跨域协同、全域博弈’的发展理念进行,多种新型探测模式、通信手段层出不穷。” 25所集团级特级专家董胜波表示,面对复杂探测环境的现实问题,此次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了多领域、多方向优秀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展防御探测、通信等新质手段方法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新平台。我们将认真梳理提炼,深入开展有关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