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强调,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殷殷嘱咐,绵绵厚望,牢记心间,化为奋进的力量。
三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扎实做好红色文物征集保护与利用、红色史料研究阐释、红色精神展示传播工作,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效果,累计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1.3万多场。
炎炎八月,烟波浩淼的巢湖旁,五角星胜利塔巍峨壮观。
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石慧对三年前的那个下午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她全程担任讲解。
“作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红色精神的生动诠释者、红色文化的忠实传播者,我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立志不忘初心,做好宣讲工作。”石慧饱含深情地说。
三年里,石慧和同事们不断学习历史资料,掌握展览的脉络细节,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1.3万多场,进机关、高校、部队、社区、企业等宣讲70余次,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近300场,累计服务时间近3.5万个小时。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述说着一段段属于英雄的感人往事。三年里,近200万人次的观众,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忆渡江、学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作为一线红色宣讲者,不仅要讲好渡江故事,更要让广大游客明白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石慧表示,讲解员这份工作虽然平凡,却传递着信仰之光。她将继续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红色故事。
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利用博物馆丰富的党建教育资源,精心开发《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战役——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等“微党课”、思政课;举办专题展览20余个;荣获21个讲解比赛奖项……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红色成绩单”。
创新艺术党课形式,将红色理论故事融于艺术表演中,让游客在声、光、电等综合元素营造的沉浸式氛围中,与历史先辈们“交流对话”。今年“七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2023合肥市沉浸式艺术党课在渡江战役纪念馆举行。
伴随着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围绕渡江战役中军民同心同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主线,时长约55分钟的情景表演,令观众沉浸其中。
“我们在六个展厅中,依次用情景表演、歌曲、舞蹈以及观众互动交流的形式呈现‘弘扬渡江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这一主题。”艺术党课导演杨曙光介绍,这堂沉浸式艺术党课以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丰富饱满的演出意境,让红色记忆可感知、可追忆。“期望用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感悟真理的光芒,体会信仰的力量。”
栉风沐雨、浴血淬火,革命历史承载着惊心动魄的故事与百折不挠的精神。
“事到如今对个人的安危,不必太重视;天快亮了,我等于看到了,不论生死,我心里都坦然……”这是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对妻儿的诀别之语。
为缅怀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2021年,渡江战役纪念馆以馆内展陈人物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创作了这部红色话剧。首演当天,“线上+线下”观众达20万人次。
创作文艺作品,讲好渡江故事;探索传播方式,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三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先后开发《牢记总书记嘱托 传承好红色基因》《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渡江精神的“人民”内核》等宣讲课题,推出《信仰的丰碑——红色安徽特工传奇》《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图片展》《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等展览,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10万人次、11万人次、14万人次……今年以来,渡江战役纪念馆的月度参观人数持续走高。刚刚过去的7月,参观人数已经超过去年同期7、8两个月份。
以红色旅游发展推动红色教育深入人心,三年来,渡江战役纪念馆引入XR技术,优化多媒体互动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仅7月上半月,参观总人数已突破6万人次,其中学生团队达到40余批。”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副处长路文举介绍,目前馆内已形成初心之“旅”、全能小民兵、红馆小主播、国家记忆之“红色堡垒”系列教育课程四大品类,共开展教育活动257场,受众约50万人次。
渡江战役纪念馆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把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有机融合,让其真正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暑期以来,我们针对研学团队的中小学生群体,主动了解学生课本相关知识,寻找其与渡江战役纪念馆的结合点,不断精炼讲解语言,通过小知识和小故事,更好与游客共鸣互动,更好激发广大学生游客的兴趣。”讲解员何苗说。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在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步履铿锵勇担使命,坚持红色传承,用足用好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宣教形式,让红色故事‘活’起来,让红色文化‘火’起来。”路文举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