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日前,汾口镇射墩村100余亩“再生稻”喜获丰收。田间地头,颗粒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曳,飘散出沁人芳香,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更是为水稻收割按下了“快进键”。
据悉,“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茬的水稻,即收割头季稻后,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技术,稻桩上休眠芽继续萌发,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的新一季水稻,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汾口镇大力推广“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提高单位产量,增加农户的收益。仙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清就喝到了推广“再生稻”的“头口水”,成为了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
走进汾口镇射墩村,放眼望去稻田已是一片金黄,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仙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驾驶着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作业,收割、脱粒、碎杆还田,一气呵成。
收割机上的稻谷满仓后,自动化管道将稻谷直接输送到机耕路边的货车上。金黄的稻谷沿着收割机管道倾泻而下,一会儿就装满了车。田野上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也让张清喜上眉梢:“今年稻谷的亩产量在1200斤至1300斤之间,且所有的稻谷都通过机械化收割。”
作为我县水稻主产区之一,汾口镇积极通过“引才引智”“机器换人”“村企联营”新模式运行,不断提高了农业科技化水平,真正实现了“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的飞跃,让农户在家门口轻松增加收入。射墩村村民成端生说:“我在这里做帮工,平时就管管水,看看田,每一年的收入还可以的,有两万多块钱。活干着也不会很累,还是比较轻松的。”
据现场农户介绍,虽然今夏受到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但农户们及时采取了防范高温技术措施,加上今年雨水充沛,总体上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品质较往年还有所提升。“种植‘再生稻’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资源和生产成本,粮食产量和效益却双双提高了。”对于“再生稻”种植,张清信心满满。
“今年‘再生稻’品质明显比去年好很多,颗粒、饱满度都很好,我们作为种植户,不仅要完成国家储备粮收购任务,还要关注产品品质,尤其是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这方面的打造。”张清说,政府现在是应收尽收,保底价是一块两毛五,补贴是三毛,这让他们这些种植户无后顾之忧。
据了解,汾口镇粮食生产以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和提效益为目标,计划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200亩,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98%。目前水稻长势良好,正陆续进入收割阶段,迎来了今年粮食的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