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中国国航、中国东航、春秋航空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披露了最新一期运营数据。从整体来看,各航空公司合并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环比均持续回暖,客座率等指标也进一步上升。
旅客周转量是衡量民航公司运营情况的核心数据之一。2023年7月,中国国航合并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环比均上升。其中,国内客运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78.2%,环比上升15.9%;国际客运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2033.4%,环比上升28.7%。中国东航7月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公里计)同比上升115.03%;综合旅客周转量(按客运人公里计)同比上升151.72%。
客座率方面,中国国航7月平均客座率为75.4%,同比上升9.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国际航线同比上升18.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7.1个百分点。中国东航综合客座率为78.41%,同比上升11.43个百分点。
再看民营航空公司的数据情况。春秋航空7月国内旅客周转量环比增长26.06%、国际旅客周转量环比增长38.59%。国内航线客座率高达93.18%,国际航线客座率为86.90%。吉祥航空7月国内旅客运输量(按收入客公里计)环比上升15.13%,国际旅客运输量环比上升41.33%。此外,吉祥航空7月国内和国际客座率分别为88.37%和78.40%,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再来看新开、复航和加密航线情况。以东航为例,7月中国东航在国内新开包括上海浦东-阿勒泰、上海浦东-敦煌、上海浦东-伊宁等在内的多条航线,国际方面新开北京大兴-新加坡、上海浦东-河内等航线,并复飞、加密了10余条国际航线。中国国航则新开了成都双流-西安、成都天府-马尼拉、重庆-新加坡等重点航线。
中国民航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全国日均航班量恢复至17150班,日均客运量提升至208.16万人次。上半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84亿人次、货邮运输量327.6万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6%、88.2%和93.1%,行业整体呈现恢复稳健、运行安全、竞争有序的良好局面。
国际航线是航空公司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恢复、增加国际航线,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以及上座率都有显著提升。但来自民航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际客运航班每周达到3368班,仅恢复至疫情前的44%;国际航班客座率为67.5%,低于疫情前12.4个百分点。
不过,这一情况有望在几个月内迎来突破性进展。美国交通部日前发布新指令,自2023年9月1日起,允许中方航司每周执行最多18个中美往返直航客运航班,自2023年10月29日起,增加至每周24班,这一数量将较目前正在执飞的中美航班数量翻倍。
有民航专家分析认为,尽管增开航班后,中美间航班数量距离2019年的顶峰期仍相距较远,但这一新指令无疑是两国航线在恢复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据介绍,2019年,中美两国每周有332个航班,目前每周只有合计24个航班。中美两国有大量旅客往来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8月10日公布的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名单显示,将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和地区(第三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包括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德国在内的多个出境游热点国家即在此批名单中。
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2023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预计,全年国际客运市场的复苏将呈现先慢后快、先周边后远程、先国内航司后外国航司的特点,下半年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国际客运航班量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60%至65%。
记者注意到,各航空公司对于国际航班的恢复情况也有各自预期。例如,东航预计其国际航班在三季度能够恢复到疫情前的60%至70%,秋冬航季换季后能恢复到80%以上;国航预计其国际航班在年底能恢复到疫情前的70%,全年预计整体恢复到2019年的50%至60%。
对于下半年重点工作,宋志勇表示,要进一步扩大航空运输市场,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鼓励企业深耕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干支通、全网联”工作,扎实办好减少航班取消和延误等民生实事,全面推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国际航班恢复,务实推动、积极参与双边航权拓展和区域民航合作交流,扎实推动空中丝绸之路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