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瓜果飘香的季节,盛夏正值桃子成熟,在博望区丹阳镇安实董山里农业文旅产业园里,200余亩面积的黄桃种植基地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子,有的树枝都被压弯了,累累硕果不仅让产业园里弥漫着桃香,还成为了果农们实实在在的“致富果”“幸福果”,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百亩黄桃穿“新衣”。近期黄桃生长进入关键期,为了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外界尘土和自然灾害对黄桃的伤害,让黄桃色泽鲜艳,提高果品质量,在种植基地里,果农们正忙碌着给黄桃套袋、修剪疏果。“我们一般选择通风透气好、有足够的遮光吸水性的纸袋进行套袋,套袋前会在袋内部均匀涂抹杀菌剂。”果农们一边擦汗一边介绍着。趁着天晴,他们熟练地撑纸、包果、扎袋口,不一会儿,一个个黄桃便穿上了“新衣”。给黄桃套袋这一工序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套袋的时候需要极大的耐心细致,因为一不留神碰到,果子很容易从枝上脱落,更严重的会影响果子的生长。这也使得经验丰富的套袋疏果员非常“抢手”,他们日收入可达200元。
甜蜜产业结富果。“在销售方面,得益于村委会的支持,我们不仅有固定的渠道销往各大型酒店、定点食堂和业务单位,还‘向云端’充分利用线上直播销售。今年的销售形势非常乐观,估计亩产量能有1500斤,亩均收入可达40万元。”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军看着满树硕果喜上眉梢地说道。
据悉,2018年,刘军在得知丹阳镇政府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后,他开始流转丹阳镇黄塘村集体土地种植黄桃、葡萄、大米,其中“锦绣黄桃”品牌在周边城市打响了知名度。为守护金字招牌、擦亮名片,黄桃均贴上了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这一“身份证”查到产品信息,包括黄桃名称、采摘时间、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等信息,这一品质保证给了消费者强有力的定心丸。此外,种植基地在丹阳镇农业农村部门支持下,邀请农科院黄桃种植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数字化赋能黄桃产业,接入了物联网,实时监控、调节土壤的温湿度,浇水、施肥等全部环节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种植基地还创新实行果树“认养模式”(即通过摇号的方式,一年一次确定认养主,认养主需支付一定的认养金,种植基地负责挂牌、种植、管理,等果子成熟后交给认养主)。试点的这种新模式反响强烈,今年限量的70株全部被市民认养,明年将追加到500株,这笔收入也很可观。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丹阳镇党委、政府的引领扶持下,黄塘村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基地+农户+旅游”的新路子,黄桃已成为丹阳镇黄塘村产业富民的“致富果”“幸福果”,是丹阳镇乡村振兴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下一步,我们会充分发挥当地山水与人文资源以及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优势,将文旅和农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和旅游品牌,通过打造‘一村一品’,带动村民致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黄塘村工作人员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