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载体,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以物质丰富巩固乡村“善治”外在基础,以精神富足激发乡村“善治”内生动力,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以党建为引领,驱动基层组织有力有为。推动人才“上山下乡”,选派488名“金融村官”、522名机关干部驻村工作,352名专技人员下沉乡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新黄山人等作用,推动导游转型为旅游管家,大力培育民宿管家、乡村CEO,吸引700余名大学生到村创意创新创业。组织1500名村干部打擂比武,安排230余名村书记赴苏浙名村体悟实训,全面提高基层干部战斗力和基层队伍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全市689个行政村细化成2199个基层网格,遴选5330余名乡村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建成综合性一体化基层网格体系。结合信用信息采集等,乡村党员干部常态化上门入户,创新用好村规民约,访民情、察民生、解民忧,累计办理信用贷款、农产品助销等民生实事1.5万件。
以产业为基石,铸就信用体系有血有肉。设立信贷风险分担补偿基金总计1550万元,采取“政府分险”的方式为信用主体增信,运用信用评级结果授信用信,截至目前,共完成授信80.2亿元、用信49.2亿元、年利率降至3.35%,平均利率较信用村建设前下降157个基点,信用主体户均节约利息支出1857元。出台信用贷款财政贴息办法,降低信用主体利息成本,重点支持村集体发展乡村产业,涉及共72个行政村,撬动村集体贷款4839.4万元;推动涉农项目、技术等资源加速向农村集聚,完善产业发展服务机制,67名市级专家下乡服务4876次,助力徽茶、农旅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形成30个党建强产业强特色示范带(区); 巩固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广“村落徽州”、EOD开发等新模式,直接带动村集体增收1266.7万元,全市村集体兑现现金分红1303.7万元。
以诚信为纽带,促进乡村治理有序有效。牢牢握住诚信的牛鼻子,聚焦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基层自治、德治、法治迈上新台阶。将熟人社会信用价值量化,把行为规范与农民利益挂钩,约束农户道德行为。开设407家“生态美·信用好”超市,把村民拾捡垃圾等善行义举量化为信用积分,积分兑换物品。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受限”的道德约束机制,出台“信用礼遇政策”88条,各类惠民政策惠及群众18.7万人次,真正让诚信增值、让德者有“得”,通过一家一户的“小信用”,涵养农村信用治理环境,做细做实乡村“大治理”;创新开展“六个好”乡风文明评议,结合归集采集的信用数据,对群众进行建档评级,引导村民向上向善,促进乡风文明。坚持信用村、法治乡村一体建设,把信用信息采集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引导群众遵规守法,聚力打造了孝美查塘、幸福大茂、和美响潭等150个信用好、产业强、治理优的徽风皖韵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