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绵阳的一张名片,发展水平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如今,绵阳站在打造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的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绵阳各地教体部门和学校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推出了大学区制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依托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推广智慧教育平台等办法和措施,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交流轮岗 让校长教师流动起来
涪城区城区教育资源富集,学位一位难求。距离绵阳城区13公里的杨家小学,由于优质教师的流失,家长们都努力把孩子往城里送。为改变这一现状,涪城区探索出城乡“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城带乡,共同发展。这一模式下,杨家小学成为了“绵阳实验小学杨家校区”,名字改变的背后是师资的互派、教学管理的互通。涪城区家长对杨家小学也有了更多信心。另外,玉皇小学与安昌路小学、杨家中学、绵阳七中等,也加入了集团化办学的队伍。
2022年6月,涪城区在集团化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推行大学区制,按照城乡统筹原则,将全区4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分为城南、城北、城西“三大学区”,各大学区分别由领航学校、城区成员校、农村成员校共同组建,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此外,该区还出台《涪城区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涪城区教师服务中心”,使校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统一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岗位结构比例、招聘录用、培养培训、工资待遇等,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障碍,实现教师、校长队伍的双向有序流动。该区首批交流轮岗教师达360人。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涪城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今年7月中旬,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交流轮岗的范围,并将交流轮岗的比例由原来的10%提高到15%,加大交流轮岗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们都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
智慧课堂 让优质教育走进大山
除了从制度上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绵阳还充分发展数字技术,通过对绵阳市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推广,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课程,从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平武县旧堡乡中心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整个学校仅有20多名学生和几位老师。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享受和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教师王航利用数字资源,探索出“双师教学”模式,孩子们通过教室里的电子屏幕,可以听城区里特级教师的课,同时,老师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教学。孩子们还跟着屏幕上的老师歌唱、舞蹈,大大提升孩子们的课堂质量和视野。
目前,绵阳市智慧教育平台上已建成覆盖基础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学科,与现行教材版本一致的体系化课程教学资源。资源内容包括教案、课件、微课、课程实录和拓展材料等。在市内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以及红原、壤塘等对口援建地区教师的全覆盖。
市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教体系统将按照市委要求,推动绵阳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将绵阳建设为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