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下午,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16日在京开幕,同期将举办2023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据了解,本届大会以“开放创新 聚享未来”为主题,获得了25家国际机构的支持,围绕搭建国际交往合作桥,成为产业推动加速器、树立技术引领风向标、注入北京发展新动能四个办会方向,在产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前沿性等维度全面提质。
随着信息化、工业化的不断融合,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些年我国机器人呈现出技术快速迭代、产业高速增长、应用持续深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
从数据上看,2022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645.8万台。今年上半年,我国有效地应对了各类风险挑战,推动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5.4%,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53万套,增长9.6%。
除了产值提升,新产品、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以爬地焊接机器人为例,该产品实现了自动巡测、实时跟踪,推动船舶焊接效率提高3倍以上。船舶焊接产品体积大、厚度大,高效焊接一直是行业难点和重点,而这也正突出了爬地焊接机器人的作用。
此外,我国神舟15号上使用的大小机械臂,已经配合航天员完成各种高难度作业,“洞察”号水下机器人也完成了5100米的海底测试,以及长距离执行深海资源光学探查任务。
类似的前沿技术在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还有很多,据了解,本届大会配套的博览会将围绕“创新驱动”和“应用牵引”两大主题,按照机器人+打造十大应用场景板块,展现机器人在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福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中机器人+制造业板块集中展示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磨抛等机器人新产品以及机器人的汽车、电子、机械、精工、建材等行业的应用,库卡800千克重载机器人、埃夫特SCARC弧焊机器人、现代HS220中大型点焊机器人等展品将亮相。
长期以来,机器人一直是国际科技领域竞争的焦点,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把机器人作为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和前瞻布局。
从数据来看,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为53.1万台,我国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也持续快速发展,前沿技术加速突破,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
良好的政策引领,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北京为例,今年6月份发布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从多个方面推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北京市机器人产业长期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的战略需求,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带动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产品跃升发展,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打造智能驱动、产研一体、开放领先的创新产品体系。
同时,稳定的供应链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北京市方面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整机企业链主牵引作用,打通上下游协同、软硬结合的创新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基础性不足、高端产品性能不完善、应用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下一步的关键是提升创新驱动能级,谋划链式发展,以机器人+应用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机器人产业生态。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仍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元的应用场景。根据2021年的数据,我国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22台,位居全球第五。在自主工业机器人方面,焊接、喷涂等领域的应用已广泛渗透到新能源汽车、光伏制造、锂电池制造等新兴行业。与此同时,服务机器人也在医疗健康、建筑、养老等产业规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良好助手。
而特种机器人在科学考察、应急救援等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科学家和救援队的得力伙伴。近日,在北京地区的大水灾害中,许多机器人也派上了用场。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许光洪介绍称,下一步,我国将继续深入“产、学、研、用”生态体系的建设,突出学术引领、技术服务等特色,持续开展科创中国品牌活动,加快产学研行动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机器人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发掘更多优质产品与特色项目,寻找更多新型的应用市场机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称,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聚焦典型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使用需求,开展机器人产品创新验证区、试点示范和推广服务,以规模化的运用带动机器人的整机和零部件的系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