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钣金工方亚兵、吴美荣从无锡市惠山区人社部门接到了正式拜师全国技术能手臧联防的证书。这是无锡市惠山区第五对跨企业工匠“师带徒”。
今年30岁方亚兵已经在凯龙高科做了10年钣金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我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钣金工主要是操作自动化冲压模具,机械操控效率高,但如果出现冲压模具翻边过大,生产的产品就要报废,这时如果工人能手工矫正就可以降低报废率,减少生产成本,但我们公司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臧师傅的手工钣金技术国内一流,很期待跟他学本事。”方亚兵直夸这种跨单位的技能学习模式好。
据了解,此次无锡惠山区首批进行跨单位、跨行业的“师带徒”总共有5对,涉及装配钳工、钣金工、汽车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多个技术工种,10家企业。
带徒的大师傅都是无锡当地的技能领军人才,也是国内各行业技术大拿,具有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如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的梅迁伟、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的李鑫鑫是江苏特级技师,无锡微研中佳精机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鑫怡是江苏省技能状元,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臧联防在国内有着“钣金王”的美誉。拜师的徒弟们则是当地企业推荐出来的技术骨干。
长期以来,手艺人都有本领不外传的传统,更不用说跨单位跨行业授艺。是什么促成了这些顶尖老师傅们愿意跨企业带徒?是惠山工匠基金。
惠山区位于苏南中心区域,工业发达,其前身无锡县曾有“华夏第一县”的美誉。全区拥有制造业企业1.1万余家,制造业职工占就业总人口的57%。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改数转”进程加快,制造企业对于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完善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但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和晋升通道。”无锡惠山区人社局局长邓莉介绍,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短缺甚至成了制约一些企业“智改数转”的瓶颈。成立惠山工匠基金,也是希望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国有企业高技能人才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帮助民营企业的技能人才尽快提升职业技能。
惠山工匠基金的倡议得到了辖区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仅仅两周时间就吸引了52家企业的积极认筹,资金规模高达1.07亿元。为用好这笔意义非凡的基金,当地专门成立了工匠基金管理机构,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基金,将基金的每年投资收益部分用于技能人才的“引、育、用、留”。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苏嘉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不仅认筹了500万元工匠资金,公司副厂长、江苏首席技师陆向伟还主动收了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的三位技术骨干。对此陆向伟表示,制造业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但现在国内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学技术,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通过地区人才抱团成长,促进技能人才素质整体提升,共同提高产品质量,打响地区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形成区域工匠品牌,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之路。”
惠山工匠基金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惠山工匠日”,公布表彰一批新时代惠山工匠,形成“专属节日+专属政策+专属基金”的新时代“惠山工匠”培育体系。
与一般表彰不同的是,惠山工匠与惠山良医、惠山优师一起评选,让优秀工匠与优秀医生、优秀教师同台领奖,当地希望以此彰显对工匠精神的真情推崇、对技能人才的真心呵护。
今年获得“惠山工匠”称号的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的首席技师严国梁就表示,能跟自己尊敬的名师、名医同台领奖,觉得特别自豪。
严国梁的感触不无道理。长期以来,社会对于技能工人的认识总跟苦脏累结合在一起。在国内,很多家长也是能让孩子上大学绝不会让他当工人。数字显示,目前国内制造业一线工人中超过九成为文化层次偏低的农民工,江苏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对技工求人倍率始终保持在1.8人以上,这也是阻碍中国高端制造业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现在惠山地区制造业工人平均月薪超过7000元,一些技术工人初次就业的薪资甚至高过大学生,但一线工人还是很难招。”惠山区人社局局长邓莉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都会为双职工父母的工作骄傲,但现在很多人眼里,当工人似乎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设立工匠日,评选惠山工匠,宣传优秀工匠事迹,就是希望在全社会树立尊重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6月起,惠山给工匠提供的一项福利待遇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给获评的惠山工匠的工人缴纳企业年金。首批已有41人受益。
企业年金有着“第二养老金”之称,对提高员工退休待遇,促进养老保障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企业年金为自愿性质,一些企业出于用人成本考虑,主动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不高。截至去年底,江苏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73.59万人,但参与年金的主要以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为主。
“我们是一家民营企业,员工都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但参加企业年金的我还是第一个。能评上‘惠山工匠’很自豪!”陆向伟得知今后无锡市惠山区每年都会给自己缴纳工匠激励年金时高兴地说。“工匠基金的人帮我测算了一下,有了企业年金,到我退休时,每个月可以比现在多领到1000多元,我回去跟同事们说,大家都很羡慕我!”严国梁说,自己当初没考上普通高中,父母还难过了好一阵子,这两年因为自己在技能方面的成就经常获得各种表彰奖励,收入待遇也高于很多同龄人,他们都很开心,认为学技术这条路走对了。
“我们中航卓越缺材料成型、锻造、热处理方面的技能人才,这些工种很难招人”“企业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工人起码要有大专以上学历,能看懂机器的英文说明书,中鼎集成目前适应工业4·0的数控加工工人、焊工、装配钳工比较紧缺”……在近日的惠山工匠基金领导小组成员对出资企业的调研过程中,很多企业提出了技能人才需求。
设立工匠基金的目的是服务当地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能人才缺口。如何将每年近400万元的基金收益花在刀刃上,经得起社会公开监督,邓莉坦言“压力很大”,但也正是有了资金支持,以前很多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除了给工匠建立年金,跨单位跨企业“师带徒”,惠山区今年还探索成立了开放式惠山工匠学院,由惠山工匠基金管理部门联合无锡科教城院校联盟开发惠山工匠“云课堂”,以此解决很多中小企业不具备单独培养技能人才的矛盾。据了解,综合企业需求,目前“云课堂”已经开设数控、信息、电子、汽车机械等51个专业203个课程,面向全社会职工共享课程。
对于制造业技工培养必不可少的实训课程,惠山区人社局副局长顾旭介绍,惠山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加工、汽车制造、精密设备加工领域,他们正打算把几个急需紧缺工种,比如车工、装配钳工、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技工集中起来,邀请专家上门或者组织到相关院校去实训。同时积极对接职技院校,推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提高见习留岗率。
比武练兵、技能竞赛是激励员工学习技能,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平台。当地计划以惠山工匠精英赛为擂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数字技能专项赛等多项赛事,畅通竞赛成才绿色通道。
对于惠山工匠基金的探索,深耕企业35载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表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尚未建立起技能成才光荣的社会环境下,无锡惠山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工匠基金这种模式可以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同时,对于获得技能等级的技工,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这与国家倡导的技高者得高薪相吻合,给制造企业推进智改数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值得借鉴与推广。”
严国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肯定了工匠基金的探索。前两天,他应邀参加一个工匠座谈会,座谈会设在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他们生产的智能立体仓储设备我深受启发,我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摆放有两三百个汽车零部件,平时徒弟们找起来很不方便,如果我在工作室也建一个小型的智能立体仓库,把零部件放在立体仓库里,不仅节省地方还随时可取。”严国梁说,通过跨行业交流,有助于技能创新,共同进步,实现双赢。在企业钣金工岗位工作了30年的臧联防则认为,技能人才培养非朝夕之功,惠山工匠基金的长远意义更大。他以跨单位师带徒为例说,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徒弟回到单位再转训,无疑让更多人受益。“老师傅在跨单位教授技艺过程中,经过师徒不断磨合也会为师傅技艺创新带来灵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搜集和梳理每一个企业的技能需求信息,尽全力帮助他们牵线搭桥,对接相关技能培训,招引所需人才。”邓莉说,希望通过惠山工匠基金的良性运作,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惠山工匠的职业自豪感,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尊重技术、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