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年来, 三门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激活绿色资源“密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绿色,已经成为三门乡村的鲜明发展底色,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蟹乡大地徐徐展开。
无中生有 盆景促共富
从甬台温高速三门出口下来,向东行驶不到2公里,就见到一株昂然挺立的百年老樟树,这便是三门赫赫有名的“盆景村”——海游街道前郭村。村口,一排排小木屋整洁大方,放眼望去,满目盆景,绿意盎然。“这是我们于2017年建成的盆景市场,一共37间小木屋,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海游街道前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宏远介绍道。
过去的前郭村是周边有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那村子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实现涅槃重生,摘掉贫困村帽子,走出一条由盆景带来的“美丽产业强村、全民创业致富”新路子?
这还要从一盆“8000元天价”的金豆说起。
15年前,前郭村大概有20户村民种盆栽。其中,村民黎宏军对盆景情有独钟,还栽培了一盆独特的“金豆”。偶然间,一名嘉兴盆景玩家慕名前来,将这金豆盆景以8000元的价格买下,一时激起村民极大热情。“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从那以后,有很多村民向我请教如何种‘金豆’,我也很愿意和大家一起研究盆栽技术,于是我们村里就有了第一批‘金豆领军人物’,开始规模化种植。”黎宏军告诉记者。
目前,前郭村共开发育苗基地60亩,年育苗量可达100余万株,预计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辐射10个城郊村的1.2万余名村民。
如何发挥金豆的最大效益?近年来,前郭村致力于创新抖音、竞拍等销售模式,让金豆市场从线下走到线上,每年可为村内群众增收5万至6万元。“我在村里较早种金豆,感受最深的不仅是金豆的身价飙升,还有我们村民的收入也在年年攀升,多亏了村里将产业集聚发展。”村民章先生说。
前郭村是我县资源变产业、“流量”化经济,农旅融合、乡村共富的典型代表。在三门,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的新业态同样比比皆是……
因地制宜 青山变“金山”
依山傍水,树木葱茏,说起亭旁镇坝头村,大家都会毫不吝啬地为其良好的生态环境点赞。如何依托现有的自然资源,写好共富大文章?坝头村交出的答卷是——开发一片林下种植示范基地。
有林有业,青山才能变“金山”。“我们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了,留在村里的人又以务农为主,我们村两委想的是能发展村里的绿色产业,既让务农人员有更多机会实现就业,也让年轻人可以回村发展。”坝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熙平告诉记者。
郑尚盖是村里的乡贤,一直为村子的发展建言献策。“我种了多年的大棚铁皮石斛,效益不错。如果把它规模化种植,应该能为村里带来不菲的经济增收。”郑尚盖如是说。
说干就干,坝头村村两委和郑尚盖四处调研,最后决定种植铁皮石斛、金丝黄菊、青钱柳等几种名贵中草药。为了拓展种植空间,坝头村向农户租土地,整合空间资源,划成区块,规模化种植中草药,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初具雏形。“光是种植中草药可不够,我们的规划是能摸索一条‘产+研+旅’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王熙平表示。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条与众不同的“林下经济”之路并不容易。为了科学化管理,坝头村积极对接台州农科院、台州民盟、浙江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向他们学知识学技术,并成为合作伙伴。现在,林下种植示范基地已经成浙江理工大学的研学基地。
如何在带动集体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带领村民走上“共富跑道”?坝头村设置了合理共富模式,以“三金”(即股金、租金、薪金),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坝头村村集体以120亩山林土地入股,通过“村党组织+村集体+大户+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山林资源,引导土地变股金;平日里种植基地的维护、育种、采收等日常管理工作由村民负责赚取薪金;另外,坝头村和数十户村民签订了意向协议,租赁他们闲置的房屋用来开发民宿。
“土地能被征用,人不在村里还可以拿到租金。”
“不用外出务工,在村里就能拥有工作机会,学会种植中草药还掌握了一项技能。”
“没有想到村里的资源能被开发利用,这绿色产业发展得好啊!”
点赞的声音在村里不断传播开来……这片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用实力证明了“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坝头村是我县“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业态创新发展的缩影,也是三门在“千万工程”指引下接续奋斗的写照。
20年来,在三门,这是一场“绿色村”和“绿色产业”的深层次变革,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新兴产业的共富故事将在蟹乡大地持续演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