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水浦村的村民,我们经历、参与了清水浦村征地拆迁,见证了不一样的拆迁速度和效率,真的非常荣幸!”说到这里,蛟川街道清水浦村的老党员王凯凯笑得格外爽朗,内心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回看蛟川街道清水浦村这十年,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开,那就是党建引领。从2010年铁路北环枢纽线工程到如今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党建引领始终贯穿着地块征收的全周期,通过党建联建这一“红色引擎”,基层组织“密起来”了,党群关系“连起来”了,房屋拆迁推得更稳,基层民心也聚得更拢了。
“刚启动拆迁时,我也根据邻里的一些算法,算算阿拉房子能拿多少补偿款。”张叔说,听到大家说晚签约的能补偿更多的费用,当时自己也很犹豫。
拆迁,这都是“真金白银”。清水浦村党委书记郑世君得知大家的顾虑后,将居民提出的问题细细记录在一张“问题清单”上,归类研究,一并解决。经过村干部的一次次上门、一条条拆迁政策的分析,张叔恍然大悟了。“政策公开透明,他们的辛苦和真诚,我看在眼里,也一直记在了心里。”张叔想法彻底改变了。
事实上,在清水浦村,被这样真诚的服务所感动的村民还有不少。在党建引领下,更多合力汇聚起来,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征地拆迁”的工作模式,大家拧成一股绳,用心用情、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全力推进项目征拆。
“我是党员,我带头。”74岁的清水浦村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凯凯,因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大家都喜欢向他咨询拆迁事宜。“政策都写清楚了,早签约和晚签约都是一样的赔偿款,项目尽快推进,我们能早日住新房呢!”老王总是耐心细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甚至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此次拆迁,对这位老党员来说很特别:作为令村民信服的退休干部,他要全力服务好拆迁村民,同时,作为拆迁村民的他,也要说服家人带头签字。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如何把压力变动力,把拆迁工作做通、做透,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党委起到关键作用。接到任务后,清水浦村党委有效整合村干部力量,在街道拆迁办领导下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形成以街道干部为统领、村干部相配合的攻关阵容,实行统一指挥、重点指导、分片包干,切实发挥基层党建对拆迁工作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发挥拆迁最大“向心力”。仅仅十个月,涉及582户村民、74家企业的清水浦村地块征拆工作完成。
“这十个月的征地拆迁工作,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在党建引领下,聚民智借民力是推进征地拆迁的一把金钥匙。”清水浦村党委书记郑世君这样总结,有了党建引领这个“红色引擎”,困难重重的征地拆迁工作就有了一个强大的内生力。
清水浦村用党建引领描绘出征地拆迁最大“同心圆”,用爱心和温情叩开村民的心房,为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注入了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