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新中华法系与龙泉司法档案研究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座谈会聚焦“新中华法系与龙泉司法档案研究”主题,汇聚中国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政法院校的专家学者,共研传统司法档案的理念传承、共促传统法律文化的创新发展。
文化是城市之魂,法治文化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土壤,中国式现代化品质龙泉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动。市人民法院依托龙泉司法档案这一目前民国时期以来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最具基层性优势,2022年高标准建成并运营龙泉司法档案博物馆,入选“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浙江省第一批法治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并于今年7月12日上线龙泉司法档案数字博物馆,用现代科技给法治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已然成为我市人文品质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为法治龙泉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跨学科研究并不多,我觉得可以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去解读龙泉司法档案当中所蕴含的一些道理。”“清咸丰元年至1945年是中国法律变革最大的时期,而龙泉恰好完整地保留了这段时间的司法档案,对于研究近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座谈会上,各位法学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交流心得,分享成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深厚的学术支撑、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激活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释放更强生命力,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智慧和经验。
“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法律史学界同仁积极担当,需要司法实务部门的参与和推动。运用司法档案推动法治文化研究,属于法律社会史研究范畴,不仅关注法律文本,而且关注社会中的法律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世荣希望他们的研究工作能够推动市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改革创新,在“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接下来,我市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龙泉司法档案博物馆作用,让群众全面了解中华法治文明成果、体悟新时代法治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