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高和荣在“光耀征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主旨演讲环节的发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既需要在宣传阐释的层面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规划、战略,也需要在学术创新的层面建构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知识体系,把思想力量和学术力量汇聚起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厦门大学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新的文明形态的内容,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国际学界开展对话交流,跻身世界学术之林的实践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实践基础、理论基石。哲学社会科学界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结构之变来认识中国之变,改变抽象原则和西方主导下的思维范式,主动揭示中国社会现实演变的自主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紧紧依靠和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作用,积极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厦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统,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所在。近年来,在全校共同努力下,连续三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10月25日,厦门大学第一时间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瞄准前沿,组织科研,把握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系统集成,涉及各个领域和方面,需要与时俱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
一是强化顶层谋划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哲学社会科学要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以国家需求为指引,加强顶层设计,回答并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涉及国家战略需求的“紧迫需求”。厦门大学在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的基础上,坚持推动跨区域、跨学科对话,打破自然科学和哲学科学的学科壁垒,大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先后从160多个选题中公布和立项具有研究价值的22个“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专项”,以“一个研究院”加“N个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跨学科、跨平台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合力。
二是适应趋势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当前信息化浪潮在重塑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新格局的同时,也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媒介形态如何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变的,内容建设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不变的重心。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要将内容定力转化为内容魅力,以高质量内容供给弘扬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
三是强化中外融通讲好中国故事。从学习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概念,到根据中国事实经验构建中国概念,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信和学术自觉,这是可喜的进步。今年以来,厦门大学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文社会科学:使命、担当与情怀”为主题,开展10余场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国内外1300多位嘉宾,全方位、多领域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概念体系既要立足本土,也需要在更大范围的世界学术坐标体系中找准位置,要广泛地接受世界知识的冲击,在交流对话中赢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