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活力,驶向新蓝海。
日前,省发改委公示了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31”工程综合评价认定名单,苏州高新区共有8家单位入选,入选总量位居全市前列。
一纸捷报,往往来自早早谋划、抢占先机的精心布局。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通过搭“骨架”、强“筋骨”、活“血脉”,推动服务业与产业创新集群深度融合发展。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今,现代服务业正成为苏州高新区的“新引擎”,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经济要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是强引擎。
去年11月,《苏州高新区推动新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025行动计划》制定出台,提出聚焦光子产业研发和应用、医疗科技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四大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方向,勇攀新兴服务业“高峰”。
塑造新优势,竞跑新赛道,高新区有着清醒的认知,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则是增加未来经济新动能。锚定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战略目标,高新区正积极探索出一条新兴服务业支撑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新路径。
行动是最好的诠释。近年来,全区累计集聚山石网科、国芯科技等省市级服务业领军企业16家次,狮山金融、医疗器械、金融小镇等省市级特色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1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工信部华东五所、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江苏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引进大阳山数字产业基地、ESR国际生命园等多个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项目,服务业集聚效应突出。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几个数字最是抢眼:全区拥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100家,专利授权量增幅居全市第一。集聚全国百强人力资源机构21家,汇聚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大苏州工研院、清华环境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超百家,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超过900家,累计获评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64家。
截至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中具有服务性收入企业超60%。聚力做好“服务+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文章,高新区现代服务业体系“骨架”初成。
搭好“骨架”,如何让“筋骨”强壮?一个“融”字成为关键。
推动融合发展,一个个载体平台层出涌现。
目前,全区集聚各类省资质检测机构达55家,依托中汽研、中移云能力中心等平台型机构服务能力,向区内500余家企业提供产品检测、数据分析等服务,探索集约化、个性化服务能力共享模式。
同时,太湖光子中心、医疗器械产业园四期、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二期等产业载体建设正在加快建设,旨在建成“专业化制造+创新孵化+生产性服务”的综合性载体,推动产业园向产业社区实质性转变。
加快融合步伐,金融活力不可或缺。
为此,高新区充分发挥全国首批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引领作用,搭建高新阳光母基金、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集成电路母基金等百亿级基金,全力支持全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推出各类面向战略性产业创新集群的专项银行信贷及金融综合服务,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向产业化转换能力。
紧扣“融”字诀,随着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强化融合型载体建设、强化金融血脉功能等一系列举措,“服务+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入夏以来,比热浪更强劲的是项目建设的干劲。
大阳山南麓,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创新高地和具有一流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大阳山数字产业基地项目“日长夜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服务业要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能量。今年以来,聚焦科技服务、健康服务、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高新区在重大项目招引、集聚上强力推进,好消息不断。
金山东路,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将打造成集总部办公、活力产业、商务配套为一体的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科锐路西,狮山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将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类的创新企业进行招引培育,打造成为世界500强、国内龙头企业和创新引领项目的集聚区;运河路上,大家保险康养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金融、康养产业及高端服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此外,中国通用技术长三角汽车工程研究院、高新区生命科技医疗护理设施设备(医疗器械产业园四期)、中国移动云资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迈得诺医疗科技园区等重大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一批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加速形成。今年5月,高新区法律服务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在狮山商务创新区启动建设。6月,狮山金融创新中心启用。此外,苏州科技城服务业集聚区、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不仅实现了创新突破发展,更创造了众多的第一、唯一,并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攀“高”不止步,从“新”再出发。高新区将进一步加强新兴服务业领军企业培育,到2025年累计培育各类领军企业22家、培育各类总部企业50家;进一步巩固在5G通信、云计算、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领域现有基础,发挥产业创新集群共生集聚效应,到2025年累计引进新兴服务业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