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为暑假中的孩子们提供更多元的假期生活体验。近日,由上海浦东后素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周家渡街道、潍坊新村街道、浦兴路街道社区基金会主持开展的“绘行”活动——“街区可阅读”系列,带着孩子们走进浦东新区多个街道,描绘街区里“可阅读的建筑”。
据悉,上海浦东后素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是“绘行浦东”项目的承办方,多次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浦东各个街镇,用思维导图和现场写生的方式记录各地的历史建筑,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这次“街区可阅读”系列活动,则将关注目标从历史建筑转为街区里的特色建筑,尝试让孩子们通过参观、写生,感受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成果。
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了解世博精神
日前,“街区可阅读”系列活动来到了周家渡街道。孩子们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走进了黄浦江边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启了室内“绘行”的方式,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看这个“大飞碟”内部的建筑奥秘和故事。
作为周家渡街道未成年人暑期活动的第二场,20名孩子在老师带领下一边参观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一边听老师介绍这个场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发挥的作用、场馆的外形及建筑设计理念。
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6楼,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沿着景观带参观周围风景,感受世博板块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寻找写生的素材。“孩子们,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中华艺术宫,那么我们要如何构图,如何把它画出来?如果你看中了其他建筑,又该怎么画?”在老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孩子们拿起画笔,一丝不苟地勾勒起眼前的景色。
没多久,一幅幅画作从孩子们的手中诞生。完成写生后,老师又带着孩子们进一步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深化对写生的理解,以及对世博地区发展变化的认识。
对家乡有更多认知和热爱
上海浦东后素文化艺术服务中心金俊告诉记者,“街区可阅读”系列活动,将关注目标从原先“绘行”活动的历史建筑转变到现代建筑,但背后仍有不少故事可以挖掘,让孩子们对家乡有更多认知。
“例如,在潍坊新村街道的活动中,孩子们走进了华润时代广场。这个建于1993年的大楼,整体十分时尚,如今虽然有30岁了,但以‘剧院’为设计灵感打造的小而美的特色,以及建筑外立面上的美学灵感,依然十分吸引人。”他说。
在参观、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得以感受到现代建筑与老建筑不一样的美。而大楼内部的玻璃穹顶、弧形拱门,以及露台的错落结构,都是孩子们观察绘画的重点。而不同时代的建筑,也能够体现出不同时代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的不同理解。
在浦兴路街道,孩子们参观、创作的地方则是融创精彩天地。在这个现代商业气息的场所,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关系以及点线面的结合,同时也强调了建筑中玻璃的光影、绿植细节的刻画,增添画面的质感。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建筑的形式与结构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学会了概括对象,从多角度观察对象以及反复观察的能力,加强了对绘画对象的认识。
金俊告诉记者,“街区可阅读”与此前“绘行”活动相辅相成,让孩子们有更多元的绘行体验,“但根本的目的,还是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让他们在绘行过程中,加深对家乡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