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公司”)及所属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投装备”)积极打造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在河北保定设立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推动形成“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
日前,新京报记者借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的契机,走进了京投公司。
“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在河北保定设立制造基地,‘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产业模式,打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名片。”京投装备河北京车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钱兆勇表示。
“京投装备在河北保定设立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以疏解北京市轨道交通生产制造功能。在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负责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研发工作,推动形成‘北京设计+保定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模式。这一模式打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质量名片。”钱兆勇介绍。
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设立技术研究院,以服务保障首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为首要目标,以建设绿色、低碳、智慧的轨道交通为发展理念,以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驱动,紧跟轻量化、智能化、环保化、便捷化趋势,打造了囊括主流车型及差异化特色车型在内的轨道车辆产品。
具体来看,京投装备形成了以市域车、A/B型地铁车、铰接轻轨车、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产品为重点,门类齐全且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谱系,先后开展了北京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1号线(北京冬奥支线)、12号线、13A、15号线车辆以及杭州亚运会重要轨道交通线路绍兴1号线的设计研发工作。
采访活动现场,京投装备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马艳波站在陈列着不同型号轨道交通列车模型的展区前,向记者介绍各个列车的基本情况和技术亮点。马艳波说,展区中陈列的是“北京设计+保定制造”典型产品的模型。
新京报记者看到,整体外观蓝白相间的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即冬奥支线)的列车模型也陈列其中。
2018年,京投公司及所属京投装备在河北保定投资建设了河北京车智能制造项目。据了解,河北京车智能制造项目基地建成以来,已累计下线16种车型,近600辆车,产品服务于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北京冬奥支线)、12号线、绍兴地铁1号线等。
“我们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通了数据链,‘北京设计’能够直接传送到河北京车,河北京车的问题能够直接在平台反馈。”钱兆勇说。
如何保证北京和保定的生产设计协同?钱兆勇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建立设计和工艺的协同研发平台,通过打通数据链的方式确保信息交流的通畅。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也已建立双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北京的设计人员以挂职锻炼的方式,到保定了解生产制造流程,保定的工艺人员借调到北京了解设计原理,以更好地投入生产。这种协同方式已培养出很多熟悉“设计+工艺”的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实施以来,不仅拉动了保定地区的就业和经济,也对培育首都轨道交通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提升河北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改善保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城市品位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设计+保定制造”的产业发展模式,既符合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发挥了首都创新优势,保持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有效汇聚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优势技术和创新的资源,同时也抓住了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带动了环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京投装备将立足京冀所需,发挥京投所长,优化布局造车、修车、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维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持续深化京津冀合作,积极落实京投公司“投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北京标准”“北京模式”和“北京品牌”,打造轨道交通行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典范工厂,进而带动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和服务行业发展,为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提供“硬核装备”,以优异的成绩践行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十年来,京津冀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的分支机构累计达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4+N”产业合作平台加快构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分别达1000余家、40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