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的鹤乡,在惊涛拍岸和泥沙沉积的角力争雄中,自海成滩、从滩到陆,由曾经的荒芜滩涂华丽变身为如今的“生态名城”。带着沐光向海的不懈追求,我县正引领着奋进者劈波斩浪,走在沿海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前列。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基底不断夯实、绿色产业加速崛起,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美丽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县”,并入选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多年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百强县。
我县位于中国大陆南北分界线的东部起点,地处陆地与海洋分界线的交叉点,拥有513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5.9公里海岸线、109.7万亩滩涂面积、7.3万公顷生态湿地、23公里的沿海湿地廊道,是江苏省海域及湿地面积最大的县份,是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和盐城市“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溯史追踪,数百年前射阳所在区域尚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苍茫之海。1128年黄河“夺泗入淮”后,淤泥日增,陆进海退,滩涂面积逐渐增大,但这样的滩涂随时可能被大潮吞没。
挡潮的大堰,捍海的长城。现在全县已修筑起138公里一线海堤、55公里二线海堤和9.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堤防,兴建配套大中型挡潮涵闸7座、流域性封闭涵闸18座,因地新建圩区135个,配套封闭涵闸1452座、排灌站1098座,具备了“上挡得住客水、下拦得住海水、内排得出积水”的要求。
水利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给我县带来了一地安澜,同时带来了生态保护、逐绿前行的硬底气。明湖,位于县城东南,原是由射阳河裁弯取直留下的旧河道,后成为全县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多年前,因过度养殖、污水排放等多种原因,导致水体恶化,明湖几乎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明湖管理所所长何长富回忆说。
一场铁腕治水行动拉开帷幕——建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水系调整、日月岛截污纳管、人工湿地建设等工程,物理隔离沿湖排水支河,杜绝污水汇入水源地。如今,明湖饮用水源功能区水质达到Ⅲ类,白骨顶鸡、红嘴鸥、绿头鸭等数十种鸟类以及珍稀鱼类又回到这里。
实际上,明湖的变化只是我县大刀阔斧治理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将打赢“蓝天、绿水、净土”三大战役作为全盘工作的重心,从治标不断迈向治本,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2年,全县完成新造成片林1488亩,海堤和海边造林200亩,森林抚育1.3万亩,四旁(路旁、沟旁、渠旁和宅旁)植树82.5万株,农田林网完成5.1万亩。
同时,我县还分阶段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案,秉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完成射阳盐场1号水库生态修复工程,一体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射阳河湿地修复工程,两年内完成海洋生态修复面积890公顷、保护修复海岸线16.9公里;出台《射阳县湿地生态红线区域管护实施细则》,发出全国首份湿地司法保护令,让湿地保护进入全新时期。
站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赛道上,我县近年来秉持“既为环境减负、又为生态增值”的发展思路,聚焦产业提升工程,助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积极实施以价值链高端为核心、以环境和生态友好发展为方向的新产业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和科技创新,逐步实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延绵的黄海滩涂、浩瀚的蓝色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近年来,我县把沿海作为最大空间,把生态作为最大潜力,以绿色制造和绿色能源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快速“裂变”,扬优成势。
位于射阳河口东南侧海域、辐射沙洲最北端的碧海深处,年上网电量约10亿千瓦时的射阳龙源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排排远景4.5MW风机矗立在蔚蓝的大海中。海风过处,叶片转动,源源不竭的电流通过海底电缆汇流至升压站,接入电网后点亮万家灯火。
从风场资源开发大型央企龙源电力,到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先进企业远景能源、中车时代,再到全球动力电池的主要供应商比亚迪,一个个龙头型企业在我县落地生根。这源于我县把握机遇,笃定产业“双碳”转型不动摇,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风电装备、精密结构件等“7+4”重点产业链,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厚植绿色制造鲜明底色。
“用好资源‘聚宝盆’、端起绿色‘金饭碗’,才能更好奔赴零碳新蓝海。”县委书记吴冈玉表示,我县走在前列勇当“碳”路先锋,围绕“新能源+产业”“产业+新能源”,全面推进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中车新能源、天顺海工等3个风电装备智造“园中园”,构建“绿色+绿电+智造”产业生态圈,坚持“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开工建设龙源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用射阳港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扩建工程,完成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打造沿海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从一家企业到多条产业链再到零碳产业园区,聚焦“双碳”、升级转型让全县的新兴产业底色更绿了。
在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广袤滩涂、鹤汀凫渚,见证着我县的生物多样、瑰丽神奇。近年来,我县不断放大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绿色生态旅游名县效应,呼应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和国际湿地城市两大品牌,激活亲子、康养、赶海等特色元素,加快环海湿地旅游区、芯谷里现代农业、阳河湾生态康养等牵引性项目建设,构建蓝绿交汇、主客共享的生态经济模式,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射阳,有全国唯一以千鹤文化为主题的市民公园——千鹤湖公园。公园布局结构为“一轴、一带、三区”,即主题文化轴、环湖景观带、生态休闲区、浪漫多彩区和互动体验区,是最重要的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和文化旅游观光展示平台。
据了解,千鹤湖公园将海绵城市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那些优化水域、绿化空间、净化生态的“海绵”巧思让公园呈现出水中长乔木、屋内栽大树、池里锦鲤游、岛上群鸟飞的生态景象。公园内雨水径流也得到有效组织,并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渗透、净化,使居民游玩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将公园装进“口袋”、把绿色拥入怀中,我县近年来利用住宅区周边的“金边银角”和“巴掌地块”,结合老旧小区、车站、停车场等地的更新改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进口袋公园和“见缝插绿”项目建设。2021年至今,全县共实施16个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曙光河绿化工程及15个口袋公园建设工程。为“方寸之地”添新绿、让闲置空间“变废为宝”、将自然风光融入城市建设,连续多年,我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位居盐城市第一;城区实现建成区绿地率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63平方米……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的常态。
“我每天都要去门口的小公园晨练一会儿,呼吸新鲜空气。”家住县城海悦路附近的居民王海波表示,自己是口袋公园的常客,“都说我们射阳是有爱小城,环境真是没的说。真心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前来体验高品质的绿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