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持续推进,庐镇乡准确运用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把握“赈”的要义,发挥“工”的效益,充分发挥政策造血功能,提高脱贫人口务工技能,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谋划“实”,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庐镇乡大桥村全面摸清脱贫户、监测户和其他低收入人口的劳动力情况下,本着“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积极谋划以工代赈项目。村内原有河道年久失修,普遍存在“险窄、淤塞、崩塌”等现状,洪汛期间河道两岸耕地受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周边公路、房屋、输电线路遭受损坏,对两岸群众生命财产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村民对河道开展全面整治意愿强烈。因此,结合劳动力情况,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开展深入走访和调研,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在反复征求河道周边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精准谋划技术门槛低、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河道治理以工代赈项目,确定村民务工劳务报酬发放标准和占比,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项目落实落地。
培训“带”,着力提升务工技能水平。施工单位专门对务工就业人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工地实操”等多种方式进行言传身教。坚持“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通过培训,本地务工群众在施工材料选择要求、材料比例、砌墙技术、施工安全等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学习。同时,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吸纳群众务工就业,每个环节要求都很严格,保存了相关影像资料。目前,累计开展精准培训10多场,群众就业技能明显提升。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活力。
联合“管”,充分发挥“赈”的作用。“我在这个河道治理现场干了两三个月了,每个月月初乡政府就通过财政把工资打到我的卡里。”大桥村脱贫户黄庆明一边翻着手机打卡信息,一边开心的说。像黄庆明一样在现场务工的还有40多人。据了解,庐镇乡庐镇河大桥村段治理工程是2023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计划建设项目,总投资共计4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衔接资金37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该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00多万元,优先吸纳当地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在村民务工组织、劳务报酬打卡发放等方面,实行施工单位编报、村委会复核、乡政府审核、县发改委复审抽查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项目调度,定点公开公示,确保“赈”的作用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