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丰区坚决把准“放管服”改革大方向,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眼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提高市场主体登记质量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固化链条、强化管理、深化创新等多途径、全方位提优登记服务,切实让企业和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为更好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夯基垒台。
一是坚持一链式闭环,提升登记速度。登记前辅导到位。树牢超前服务理念,从企业群众办件视角出发,制作并发布全程办件视频指南、办件流程图以及高频事项、常见问题、一次性告知提示“三项清单”等内容,让企业群众办前“掌上全知晓”。服务大厅配备专门志愿团队,自助服务区紧邻登记专区,志愿团队手把手辅导申报、跟进式帮办代办。登记中接待到位。打破原先人员、事项、区域分块审批格局,在企业开办“一件事”、“跨省通办”等主题专区(专窗)的基础上,通过对综合受理窗口的整合优化,实现全厅一窗全科受理,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事项统一叫号、无差别受理,有效解决企业群众集中等待、多头提交、来回跑腿等问题。同时,增设“潮汐窗口”,提供延时、错时服务。登记后跟踪到位。延伸服务到末梢,办完不是终点,在基层设立便民驿站,收集企业群众对登记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大厅设立“办不了找我”专窗,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反馈的“不好办”“推脱办”“拖延办”等问题,全面查找影响登记质效的屏障壁垒,深挖根源、精准施策,真正让企业群众更满意、好办事。
二是坚持一体化管理,提升登记深度。抓学习,积极参加省、市培训,按照具体工作要求,紧跟步伐,即时组织全员学习并落实到日常登记中去。内部常态化开展登记业务培训,每月20日定期组织最新登记注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的研学会,针对日常登记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随时学习内容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由首问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当面告知等方式传递学习。登记条线专门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对标典型,对比经验,明确“长板再加宽、短板快补齐”。建机制,按照2023年全省登记注册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出台《盐城市大丰区2023年企业开办联动工作办法》、《市场主体“好差评”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档案查询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凝聚部门合力,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转模式,选优配强登记条线审核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一方面,坚持“一审一核”常态化,由前台一窗全科受理后,立即转至中台审核,“前台-中台”短距离流转材料、最小化审核时间;一方面,设“独任审核”专窗,选拔两名业务骨干坐镇,受理、核准单人负责,审查、核准职责合并,审批环节“一站式”,审批流程“极简化”。
三是坚持一揽子创新,提升登记温度。数字赋能助力线上服务。广泛征集市场主体意见,探索上线“一件事”智慧服务平台,首批已梳理10个涉企主题“一件事”场景,通过该平台,企业群众办事无需重复提供营业执照等纸质材料,身份认证后即可线上调用电子营业执照等。上线住所核验、档案外网查询等平台,通过系统有效核验等,大大提升办事质效,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审管衔接强化跟踪服务。严格落实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实时推送、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明确事项审批、监管部门权责边界,针对自建房、餐饮等重点领域的登记,窗口主动向办件人发放提示函,审批部门即时精准向涉及部门及镇(街道)推送审批信息,专函专送,以便第一时间启动监管,并回流监管信息。同时,上报数据至市县一体化信用信息平台。放权赋能深化下沉服务。创新推出“暖心政务e站”,覆盖全区1629个网格单元,将涉及市场准入的包括申请表格、申报指南等所有资料纳入其中,企业群众一站式就近领取。综合考虑基层站点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编制权限下放指导目录,谋划在政银合作网点、镇级便民中心、商超、园区试点设立专窗,提供咨询、受理、发证等服务,审批局设专人进行后台审核,确保基层企业群众办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