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一篇关于蛇类起源、演化和遗传机制的论文,以“Large-scale snake genome analys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vertebrate development”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Cell上,作者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李家堂团队。
研究历时超5年,论文回答了三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蛇类没有四肢?为什么蛇类的左右肺不一样大?为什么有的蛇能够感知红外光谱?
依托谱系基因组与基因编辑等技术,研究发现,蛇类DNA中某种蛋白的不完整,可能是其四肢缺失的重要遗传机制之一;受外界环境变化,蛇类DNA中部分“元器件”发生快速演化,驱动了蛇类身体的延长,为适应身体延长,蛇类的内脏器官发生了不对称发育,导致左肺大多趋近于退化,而右肺则较为发达;蛇类DNA中与热响应和三叉神经发育相关的部分发生趋同演化,让部分蛇类逐步具备感知红外光谱的能力。
选择蛇类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自然演化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蛇类作为脊椎动物的重要类群,见证了脊椎动物从“水里游”进化到“地上跑”“天上飞”的过程。上亿年的演化过程中,蛇类出现了四肢缺失、身体延长、左右肺不对称发育等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特性。
为了摸清蛇类的起源,以及出现特殊结构和功能的遗传机制,李家堂团队基于蛇类基因组大数据,构建起一套蛇类系统发育框架,推断蛇类起源于约1.18亿年前的早白垩纪,证明了蛇类是由蜥蜴演化而来。
李家堂研究员认为,研究结果为人类遗传疾病、生物传感器以及蛇毒衍生药物等领域,创造了更多想象空间。
“有人天生患有肺部疾病,有人出生时相邻手指连为一体。针对这些遗传疾病,如果用传统的小白鼠作为实验样本,还不够理想。蛇类在演化过程中左右肺大小出现差异,四肢逐渐消失,更具参考价值。”李家堂研究员还认为,针对能够感知红外光谱的蛇类进行研究,也为盲人重获光明提供了思路。
在上述研究领域替代小白鼠的,可能是玉米蛇。李家堂研究员告诉记者,玉米蛇是一种无毒的宠物蛇,已人工培育出各种不同体色、纹路、无鳞等品系,是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团队未来会聚焦将玉米蛇开发为类似小白鼠的‘实验样本’,开展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同时,还将利用玉米蛇开展蛇毒等重要遗传资源的挖掘和应用,为抗蛇毒血清及蛇毒衍生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李家堂介绍,目前以蛇毒为基础,已经衍生出降压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等药物,如果可以将蛇毒中的蛋白质转化机制分析清楚,能为更多创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