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巴黎4月27日电(记者 葛文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法国和国际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新的时代脉搏。2014年在法国成立的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发展迅速,在欧洲新能源市场中迅速崛起,中标、并购、推进多个项目。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于大川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从自身经验和企业发展角度介绍了其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独到见解,认为在“走出去”过程中,企业、高管及普通员工各层面需做好角色定位。
记者:您认为中广核成功“走出去”,在法国和欧洲顺利开展新能源项目,凭借的是什么?
于大川: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是把握方向,这主要取决于算好两笔账,一个战略账,一个经济账。战略是不求立刻回报的提前布局,经济则是对股东负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中广核在欧洲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一方面经济上盈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略布局,即培养和储备国际化的、熟悉本土运作并能促进企业同国内体系融合的人才队伍。所谓“走出去”,应当避免“分别心”的迷思,它是纯粹出于战略和经济的考量,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抓住发展的契机。对于中广核来说,我们背负中法合作的历史使命,呼应中法两国环境和能源合作的政策潮流,抓住来欧洲发展的契机。我认为,中广核有义务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创新融资和企业管理的成绩,我们有在国内开展相关业务的丰富经验、融资模式和文化理念的优势,可以同世界分享经验,进行多赢合作。
记者:可否请您详细介绍人才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发挥的战略性的角色作用?
于大川:近几年,我们在法国的业务出现较大增长,人才队伍从最早的8人到现在的118人,公司招收了很多工作背景不同、经历丰富的国际化人才。我认为,中广核作为国企有其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但随着“走出去”,经历丰富的国际化人才可以提供不一样的思维和视角。以我个人举例,我是台湾人,先后在美国香港等地的西方公司从事过电力、水泥、啤酒等领域工作,有30年的工作经验。中广核集团内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出身的人因其行业特点,对业务发展多持长期视角,而我以前从事的领域对持续跟踪市场的要求更高,这一思维模式和经验对我今日的事业有新的启发。
记者:您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企业高管应扮演何种角色?
于大川: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近年成长快,同时伴随着所谓“成长的烦恼”,那就是如何让国内集团对海外的业务情况有更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如何让国内给这里的人才以充分支持,同时让这里的人才充分接受国内的理念和指令。因此我认为企业高管的责任是上传下达、承上启下,就是“推销员”,加强国内外沟通,提升这边人才在国内的可见度和可信度,提高他们展现自我及同国内互动的频率和深度。一方面把这边80分的人才当成100分的人才推销给国内总部,再给他一定时间尽快提升能力,形成良性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花花轿子人抬人”,高管要更为无私地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这些举措都能促进员工成长并推动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记者:您可否根据自身经历,从基层员工的角度谈谈伴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员工应注意的问题?
于大川:既然“走出去”,免不了外派生活,这就需要员工在生活定位中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事业要做好,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我的爱人曾为我外派工作而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一定牺牲,我孩子的童年也在搬家中度过。当然,这段经历对他们尤其是孩子也有增长阅历、提高适应性等益处。如何让外派生活对家庭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其根本在于悉心维持家庭关系的亲密。我个人的经验是周末绝不碰工作,保护这段陪伴家庭的神圣时间。当然这很难,因为周一电子邮箱存留的信息会多到爆炸。另外,身心平衡也很重要。我建议越忙越要保持健身。以我的经验,这种规律运动不仅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同时这种自律也会感染身边人尤其是孩子,这样即使我们因工作繁忙欠缺对孩子言语教育的时间,也能通过“身教”塑造“理性家庭”,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认为只有悉心维护这种平衡,个人乃至企业 “走出去”才能真正走得踏实,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