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中山西路的省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里,聚集着一批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我们孵化基地有177间办公室,现在已经占用了170间,在这里创业的有80%是大学毕业生,涉及文创、科技、商贸等领域,带动就业超过500人。”省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工作人员黄茂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张文瑛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就业工作》的建议,其中就关注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就业任务艰巨。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矛盾突出,导致求职延后与慢就业现象普遍。”为此,张文瑛代表建议进一步做好我市促进就业工作:“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着重抓好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精准帮扶,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提升活动,通过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张文瑛代表在建议中还提到了积极运用产业、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政策,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
张文瑛代表的建议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被列为今年重点代表建议之一。作为这个建议的督办部门,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在3月份召开了由提出建议代表、承办部门参加的办前沟通会;4月份组织专委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督办组,听取了市人社局办理建议进展情况的汇报。市人大代表的建议也受到了承办单位市人社局的重视。接到市人大代表建议后,市人社局成立工作专班,局领导多次深入企业、高校、创业孵化园等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用工、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为做好全市就业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人社局高质量组织了6场驻石高校校园巡回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达成意向2.5万余人。以“就业在‘冀’ 职引未来”为主题主要面向2023届应届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已在全市22所驻石高校开展职业指导、招聘对接、创业服务等活动26场。同时,印发《石家庄市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持续放大创业载体孵化和创业担保贷款的带动效应。
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市人社局把加强劳务品牌建设作为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的重要抓手,创建劳务品牌38个,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全市70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园创业实体6348户,带动就业11595人;与省内外28个地市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完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2.09万人;稳步推进灵活就业市场建设,14个县(市、区)线下市场建成投入运营,预计6月底前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已建成灵活就业服务站106个。张文瑛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建立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新机制”的问题,我市覆盖就业全领域、全业务的智慧就业平台计划9月底试运行,计划于11月份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谢富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充分借鉴张文瑛代表的建议,始终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紧盯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脱贫人口务工规模7.54万人三项硬性指标,以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为引领,依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年内建成1000家就业服务站,突出数字赋能高标准搭建智慧就业平台,组织各类专项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通过强政策、拓空间、保重点、促匹配等具体措施,全力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坚持办前、办中、办后的全过程监督,每个月进行督导调研,与承办单位一起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代表建议落地落实。”市人大社会建设委三级调研员周向飞表示。张文瑛代表也表示,将继续关注我市就业工作,为高质量就业贡献人大代表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