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多元的人才资源以及不断壮大的创新生态,而这些正是公司发展和本地化能力提升离不开的重要因素。”20多年来,西门子医疗在浦东新区三次搬迁扩产,在发展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突破,在华业务范围更是“枝繁叶茂”,并在两年前将全球首个开放式创新中心“安”在了张江。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军博士说,浦东创新的生态、直击企业痛点的改革举措,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下提升竞争力,而西门子医疗也希望与本土科创力量相辅相成,推动中国研发走向世界。
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80%
31年前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浦东正式成立,同年首台“中国制造”的西门子医疗CT在这里诞生。31年后,在西门子医疗携手本土伙伴构建的创新生态圈中走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并走向全球市场。
作为最早扎根上海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之一,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西门子医疗在过去30多年里打造出了众多突破创新的本土医疗科技产品。深耕中国市场的30年也是西门子医疗不断推动本土化发展的30年。去年6月,在上海市第三十五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正式被认定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孔军表示,研发中心的作用有二,其一是与公司总部协同,推动全球领先技术快速落地中国;其二是致力于提供更多满足本地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西门子进入中国市场时,是一家不足百人的CT组装企业。但如今,西门子医疗上海基地已是德国总部以外最大、最重要的医学影像及临床治疗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基地之一,覆盖CT、X光机、移动C型臂、超声、数字化等多个产品线的研发生产,截至2022年累计出货量约4万台,销往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除了企业本身对创新的重视外,国内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多元的人才资源以及不断壮大的创新生态更助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
“研发团队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占员工总数的近40%,本地研发产品超60余款,截至目前,在中国获得授权专利超过760项,并主导和参与制定40余项国际和国内行业标准。”孔军介绍道。
在不断推进自主研发生产的本土化进程中,西门子医疗更是带动发展了本土供应链,目前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80%。
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
去年,西门子医疗中国正式发布了全新“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将通过“推动实现全产品线国产化”“基于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入创新研发”“推进本土业务模式升级”三个维度,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在上海的创新布局中,西门子医疗采取了“双线并行”的模式:一方面推进产品本土研发,更好满足中国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外部合作,深入融合本土创新实力,赋能领先创新企业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
“我们与张江集团合作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就是目前公司全球首家对外开放式的联合创新平台。创新中心提供一个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大学积极合作的平台,与目前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形成战略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不断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孔军说。
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也是浦东新区首批认定的20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之一。至今已与超过150家生态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赋能初创企业40余家,并有超过30个医疗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合作项目(预研、研发和应用)正在进行中。
未来,西门子医疗将依托浦东优越的研发创新环境和创新政策红利,继续与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展开产、学、研全方位合作,打造医疗科技领域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努力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创建本土完整价值链;推动全球领先科技快速落地,助力中国临床医疗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