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稳中有进、趋热向好
今年以来,我区上下围绕“创新之区、品质之城”的总体定位,坚持新旧动能同步驱动、内外开放协同并举、优势短板两手齐抓,各项数据均显示,半年度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趋热向好”。
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一是主要指标增幅向好。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半年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34亿元,同比增长7.8%,增幅位列全市首位,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位列省市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规下工业增加值、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增速居全市首位。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础设施投资、全社会用电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8个指标增速位居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区前6位。
二是三次产业运行向好。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重调整为4.6:53.9:41.6,对GDP的贡献率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实现一产增加值18.54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二产增加值218.8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1.3%、8.3%,增幅同比提高3.5、0.1个百分点。实现三产增加值168.97亿元,同比增长9.5%,高于GDP增幅1.7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分别同比提高13.5、7.2、9、3.3个百分点,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同比提高29.4个百分点。
三是先行指标走势向好。1-6月份,全区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8.1%、9.1%,增幅同比提高0.6、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3.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9.6%,增幅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稳健的步伐持续加快
一是动能转换加快。着力招商引资带动,“大招商”体系构筑形成,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专业招商等精准招商举措有效落实,今年以来全区签约项目108只、总投资221.52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只,新引进项目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医药项目数占39.81%,投资额占55.18%,新引进基金机构15个,资金规模达14.86亿元,康龙化成、凯诚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着力特色产业打造。聚焦特色小镇培育,招商、建设、配套齐头并进,今年以来e游小镇已完成投资近12亿元,其中产业投资7.44亿元,新入驻泛娱乐企业107家、引进专业人才1500余名;花田小镇景区入选省级湿地公园;瓷源文化小镇加快总体策划编制。
二是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强势推进,打响“化工印染行业落后产能歼灭战”;60个工业园区(小区)基本完成整治。“八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编制实施电气电机及驱动装备、现代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经济及泛娱乐业等八大产业集群推进方案,电机、照明产业列入浙江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县市区创建。建筑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0亿元、增长8.7%,投资15亿元的三杰建筑产业化项目动工建设。农文旅产业持续融合,孝德文化大景区项目顺利推进,“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6月份接待国内外游客809.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11亿元,同比增长41.7%和46.9%。
三是创新驱动加快。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上虞科技园加快建设,创新孵化加速中心、科创中心大楼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国际先进照明论坛,打造众创空间1个。今年以来,新上市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5家,实施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3只,新增上云企业101家。授权发明专利200件,列全市首位,新认定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219只,新产品产值率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人才供给不断增强,出台“人才新政22条”实施细则,开展“千企推介、万岗引才”。
协调的格局日趋形成
一是三驾马车协同共进。从投资看,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增长11.7%,特别是服务业产业、政府性项目分别同比增长15.9%、48.4%;技改投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分别占工业、服务业投资的84.0%、20.6%。从消费看,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4亿元,增长14.1%,增幅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外贸出口120.57亿元,增长12.1%,其中机电、化工、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3.8%、18.6%,分别占总额的28.8%、29.8%、13.6%,对美国、韩国、日本等重点国家出口分别增长24.9%、26.7%、12.2%。
二是主平台实力不断增进。“两区”主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上半年,“两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为636.69、157.49、24.13亿元,各占全区的66.6%、52.0%、46.3%;五个中心镇发展快于一般乡镇,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达143.26、34.91、15.30亿元,占全部乡镇的52.7%、54.6%、77.6%。
三是供给侧改革协调推进。去产能方面,化工、印染行业和工业园区整治持续推进。去库存方面,1-6月,全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70.1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9.57亿元,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了5.5%,去化周期减少7个月。去杠杆方面,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618家小微型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9元,同比下降0.3元。
发展的实效有效提升
一是财政收入增。1-6月份,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66.01、38.07亿元,分别增长16.3%、20.0%,增幅同比提高6.7、8.4个百分点,特别是制造业和金融业税收分别增长22.6%、57.5%,实现较快增长。同时,收入结构也得到一定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提高1.77个百分点。
二是质量效益增。1-6月份,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0.0%。实现利润总额59.01亿元,增长9.5%,增幅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0%。资产质量不断优化,亏损面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17.0%。
三是居民收入增。1-6月份,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395元、16325元,增长8.5%、8.6%,两项收入倍差1.86,较一季度缩小0.14。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下半年,我区将对照年初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自提标杆、精准发力,全力以赴确保“月月红”、“全年红”,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以产业改造提升为重点
重构发展动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印染化工行业落后产能歼灭战”,重点抓好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加快推动“一企一策”对标改造,打造全省“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样板;继续狠抓工业园区(小区)整治整改,开展涂料生产企业集中整治;全面完成印染行业22家原地整治企业的提升工作。加快新兴动能培育建设,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按照“上市公司+隐形冠军+中小企业”雁阵式企业梯队发展思路,建立八大产业集群“三个一批”企业、新一轮创新成长型企业及区级隐形冠军入库培育企业名单。同时,加快特色小镇培育,重点围绕项目引进、产业形成、产出贡献抓好进度,突出e游小镇,确保门户客厅年底前全部投用,争取到年底引进落户泛娱乐企业150家;完成杭州湾花田小镇总体方案,完成景区一期工程提升和二期项目启动;加快瓷源文化小镇建设。加快重点平台集聚发展,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蔚蓝”园区建设,力争创成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上虞经济开发区力争打造成千亿级科技新城,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启动建设皂李湖环湖景观公园,致力在引进休闲旅游业引领性项目上取得突破。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统领
提升经济质效
深化改革实施,以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深化打造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全面推进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和流通业综合改革省级试点,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和降本减负工作。加快平台打造,着力推进曹娥江“一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创新平台打造,加快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建设,深化省级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区创建,承办好第三届全国绿色生产与国际消费论坛。
以项目落地生根为目标
增强发展后劲
强化项目招引,围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主动对接“大湾区”经济,突出委托招商、以商引商、专业招商,建立虞商乡贤数据库。强化项目推进,借助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强度标准化管理机制,紧盯合同履约率、资金到账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抓好杭绍台高铁上虞段、329国道功能北移等重大项目进度。强化项目保障,积极做好省重点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等申报工作。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
提高城市品质
加快品质城市建设,围绕“大景区”、“大花园”建设,加快实施一批绿化提质改造。深入推进“城中村围剿战”,高水平超额完成城中村拆迁改造、“三改”的年度目标。加快美丽镇村建设,以全域提升引领农村环境整治,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深入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加快推进环卫保洁一体化。加快美丽景区建设,以“大景区”的标准,加快推进以曹娥江文化旅游、“四季仙果之旅”经济走廊、杭绍台沿线休闲经济产业带等为骨架的“大花园”建设,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智慧旅游”体系。争取成功申办绿博会,开展中华孝德园5A级景区创建;确保曹娥江水上文化旅游项目12月份游船下水试航,覆卮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以“最多跑一次”为抓手
持续创优环境
推动改革深化,继续做好事项的动态调整工作,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坚持“两集中、两到位”,按照“应进尽进”原则加快事项进驻。加快推进“四个合一”,优化综合受理窗口设置。全面推广“网上申报”。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浙江政务服务网融合发展,实行“原件办、一证通”办理模式。提升镇村平台,持续抓好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提标,并做好事项调整、办事指南编制完善等工作。创优改革亮点,切实打造综合性产权交易平台。优化“1+5+X”投资项目审批联动体系,完善配套机制,出台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订单式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微创新、微改革、微服务”“三微”系统建设,力争“最多跑一次”改革走在省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