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几头东方白鹳、黑脸琵鹭最近在马洲岛上驻留,它们都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魏慧玉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着泰州市靖江马洲岛上的“一举一动”,她告诉记者,最近岛上不仅出现了珍稀鸟类,岛周边还发现了江豚的“踪迹”,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靖江各类生物栖息地不断增加,长江生态保护成效显现。
2022年12月中旬,马洲岛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一期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除了为长期驻岛的工作人员提供必备的办公、实验和生活条件外,马洲岛上还配备了3个1公顷固定观测样地、8条固定观测样线和13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形成以马洲岛为核心,辐射长江岸线的“一站六点”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为开展长江下游生物多样性、重要湿地、生态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等长期定位综合观测提供重要基础。
“依托这套新启用的观测系统,今年整个观测工作更加便利、高效。”截至目前,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观测团队共发现靖江市马洲岛陆生高等植物2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陆生脊椎动物224种,其中两栖和爬行动物10种、鸟类207种、哺乳动物7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马洲岛鸟类种数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4.24%,江苏鸟类种数的44.02%,靖江市鸟类种数的95%以上。马洲岛陆生昆虫132种;水生生物160种,包括鱼类23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4种、浮游植物73种和浮游动物40种。
靖江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靖江市将启动马洲岛观测站二期建设,通过应用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和AI深度学习计算技术,升级完善马洲岛和长江岸线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配置光纤专线网络,集成马洲岛观测站各类调查观测数据资源,搭建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物种的自动精准识别、统计分析和在线展示。靖江还将在马洲岛西侧生态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水平和生态功能,采用“一核、两带、多点”布局,建立退化人工林生态恢复试验区,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屏障,营造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步探索退化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固碳能力协同提升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