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了解到,上海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建设总长已超1000公里,覆盖17家用户单位,30个用户节点,主要集中铺设在陆家嘴、张江地区,目前区域内相关金融机构已开始试运行。
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也是科学家正加大研究的前沿课题。量子通信广义上是指以量子态编码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包含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交换及量子密钥分发。狭义的量子通信是指量子密钥分发,也就是利用微观粒子的量子态实现密钥分发。
“量子通信利用的是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和量子不可分割的基本特性,一旦我们在密钥分发过程中,有恶意探测行为的话,系统会马上告警,从而让通信方感知信道窃听而丢弃不安全数据,保证密钥的保密性。”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系统解决方案经理李晋说。
2013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中国科学院组织和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建设单位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批复明确,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单位为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据悉,目前,“京沪干线”已经全线贯通,开展了金融、政务、电力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在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内的“三省一市”骨干网络正在论证过程中,到2020年前,该网络将建成覆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要战略区域,并在政务、金融、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度应用。其中率先落地陆家嘴、张江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在涉及金融业务的同时,也在加紧下一步的布点建设。
此外,随着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中国量子通信网络的全球布局也将进一步提速。据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方面透露,这两年将陆续推进卫星量子网络建设,预计到2021年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量子密钥网络,满足驻外领馆、海外基地等用户远程、高机动的网络安全需求。